高庄街道介绍
高庄街道位于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因驻高庄村而得名。北与凤城街道办事处隔汶河相望,东与颜庄镇毗邻,西与牛泉接壤,南与新泰市莲花、新甫二山之分水岭为界。辖90个行政村,面积150.7平方公里。明弘治初年,李姓由李家封邱迁此建村,因址在麻埠岭北平坦高地上,故名高庄。街道境域为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南部,莲花山连绵百里,北部大汶河潺潺西流,由南向北自高而低,依次呈阶梯形倾斜。由东向西呈“四峡三河”的地形,以莲花山为基点散射状分布。发源于莲花山的莲花河、新甫河、汶南河蜿蜒而下注入大汶河。高庄山川秀丽,胜迹众多,人文底蕴丰厚。旧莱芜八景中的“苍峡雷鸣”景观就在高庄境内。 - 政区沿革 高庄行政建置沿革多有变化,从古至今,归属屡经变迁,明清归莱芜县所辖。清末属南乡的汶阳保、西厢保和东乡的故事保所辖。民国初年归一区(城区)、三区(汉南)、四区(颜庄)所辖。1941年属新甫县。1943年,始归新泰县,旋归新甫县。1945年10月称汶南区。1950年改称第六区。1955年复称汶南区。1958年设高庄乡,同年10月,改称高庄公社。1960年撤销,北部归矿山公社,东部归颜庄公社,西部归牛泉公社。1964年恢复建制。1984年改称高庄办事处。1985年10月,改称高庄镇。2000年12月,乡镇区划建制调整,与南冶镇合并新建高庄街道办事处。 - 特色产业 高庄街道还是莱芜生姜的主产地。莱芜生姜是全国名贵产品和中国蔬菜优良品种,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以姜块肥大、皮薄丝少、辣浓味美、色泽鲜润著称,富含多种维生素,既是调味品,也是保健品,益胃脾、散风寒、止呕吐,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早在1960年2月全国“三辣”规划会议就把莱芜生姜列为名贵产品。中科院把莱芜生姜编入《中国蔬菜良种》一书。1997、1999、2001年,连续三届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定为名牌产品。1961年莱芜被列为省属生姜、大蒜、大葱商品基地,1997年8月莱城区被命名为“中国生姜之乡”,生姜产业被确定为“国家星火区域性支柱产业”。 - 名胜古迹 苍龙峡在劝礼村东,是鲁家河与汶南河的接口处,峡口与峡底落差30米,是南部丘陵与北部平原的交界地段。峡西岸有一天然石洞,可容数千人。峡内怪石嶙峋,千姿百态。特别是东崖石缝中兀起的一大溶洞,形若苍龙,每当天晴,斜阳东照,石龙倒映水中。待到波随风起,影随波兴,但见鳞光耀眼,宛如苍龙游动,故取名苍龙峡。峡东原有始建于元代的七级宝塔,西面有建于明代的望峡楼阁。明代天启年间督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等处地方、并提都军务兼理河道的亓诗教即归隐于此。清初,陕西榆林兵备道按察司副使张道一也曾在此隐居。悬崖石壁上有金元与明清达官名人的摩崖石刻多处,如“醉石”“醉翁”“待月”“云窝”“云堤”“桃林”“谢公墩”“藏珠泉”等。此题刻写的酣畅淋漓,刻的妙手传神,既苍古浑厚,又飘逸潇洒,极具艺术价值。 - 人文景观 在苍龙峡西岸,初为邑先达亓诗教故园。清代陕西榆林兵备道按察司副使张四教(1602~1694),今莱城区和庄乡张家台村人。购居于望峡楼后,有名言曰:“上有蓝天丽日,下有青山绿水,中有不贪之心,还复何求?”故更楼名为“乐饥斋”。莲花山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我国最早的文学典籍《诗经》就有“新甫之柏”的记载。据传,汉武帝曾巡游莲花山,遗有“迎仙宫”“汉离宫”“甘露宫”等古迹。唐宋以来这里为一方香火圣地和游览胜地,形成了佛道儒诸家并存,互相影响的文化格局。纵览山中诸多景观,庙宇、庵堂遗址,亦可洞观莲花山辉煌的古代文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莲花山为革0据地,著名的“莲花山起义”彪炳千秋,新甫县遗址,已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教育的基地。- 还有1个地名与高庄街道同名:河南平顶山石龙区高庄街道以下地名与高庄街道面积相当:广西贺州钟山县公安镇黑龙江双鸭山友谊县东建乡江西宜春高安市大城镇福建南平延平区夏道镇陕西安康市紫阳县高桥镇广西百色平果县榜圩镇吉林通化市柳河县柳南乡湖南益阳沅江市共华镇天津东丽区华明街道河北张家口康保县邓油坊镇重庆秀山县膏田乡贵州六盘水水城县蟠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