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山东 莱芜 莱城区 高庄街道 董家林村

董家林村介绍

董家林村位于莱城西南3公里处,汶河南岸,地处丘陵,村南有鄂牛公路,西接栗子庄,北邻郭家园,东与高庄中心中学一沟之隔。耕地105亩,96户,316口人。 董家林村原为两个村,据《罗氏谱》记载:明万历年间,罗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此建村,因村小邻高庄取名小高庄。据《毕氏谱》记载:明末,毕姓由槲林前村迁此建村,因村东边有董氏墓地,故取名董家林。两村相距较近,渐成一村,定名为董家林村。 1939年至1941年,莱芜划为莱东、莱北、新甫三县,董家林村隶属新甫县汶南区;1951年汶南区改称第六区;1955年10月复称汶南区仍属之;1958年3月撤销汶南区,改划为高庄、南冶两个大乡,董家林村隶属高庄乡;1959年2月,高庄、南冶两乡合并为高庄人民公社;1960年4月l4日,高庄人民公社撤销,董家林村划归为矿山人民公社高庄管区;1964年4月,恢复高庄人民公社,董家林村仍属高庄人民公社;1984年3月撤销高庄人民公社,建立高庄办事处,董家林村隶属高庄办事处;1985年11月,调整行政区划,高庄办事处改为高庄、南冶两镇,董家林村隶属高庄镇坡草洼管区;2001年,高庄镇、南冶镇合并为高庄街道办事处,董家林村隶属高庄街道办事处坡草洼管区。 董家林村自建村以来,罗、毕两家和睦相处,后来又有董、胥两姓相继迁入,诸姓亲如兄弟,安居乐业。明代腆膳官董空壶就是该村人,他与道人雪蓑子交情深厚,董家林有雪蓑子为其书写的碑文,至今保存完好。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村民们都积极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毕德如牺牲在淮海战役。解放战争胜利后,毕于龙、董现后、毕连生又踏上抗美援朝前线,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董家林村人多地少,特别是近几年,该村有了一个飞跃的发展,人均收入由原来的300元到现在的人均收入2600元左右,家家走向了小康之路。毕延安、毕延海、毕延军等人都率先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成为董家林村的致富带头人。 董家林村村子虽然小,但很早就很重视教育,1968年成立了董家林小学,1980年和栗子庄共同在村西修建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1985年合并于高庄小学,1989年2月又与高庄联中并校。自恢复高考以来,村内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就有20多名,如毕泗亮,1989年考入烟台大学;毕泗刚1991年考入山东工业大学,罗圣军1990年考入青岛工学院;毕俊芳1998年考入聊城师范大学。 董家林村人口少,但对社会却有着很大的奉献。从1965年到现在,村内曾先后出夫60多人次参与了筑路、苍龙峡流域改河造地、修野店水库、雪野水库、黄河护堤、东平湖护堤、建乔店水库等工程,为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还有1个地名与董家林村同名: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地区董家林村

董家林村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