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福建 福州 永泰县

永泰县介绍

永泰县位于福建省东部、福州市西南部,东邻福清、闽侯、西界德化、尤溪,南连莆田、仙游,北接闽清。地理坐标为北纬25°39′-26°05′,东经118°23′-119°12′。总面积2243.4平方千米。邮编:350700 代码:350125 区号:0591 拼音:YongtaiXian 简称:樟 历史沿革 永泰,建县于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雅称永阳。因境内广植樟树,简称樟。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因避哲宗陵讳,改称永福。民国3年(1914年),因与广西永福县重名,恢复永泰县名。1949年8月11日永泰解放。建国初期属闽侯专署,1957年至1959年属晋江专署,1960年又归属闽侯专署,1971年至1983年属莆田地区,1983年4月起改属福州市。 历代名人 张元干(1091—1170?)字仲宗,号芦川居士、隐山人,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政和初,为太学上舍生。宣和七年(1125),任陈留县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汴,入李纲行营使幕府,李纲罢,亦遭贬逐。绍兴元年(1131),以将作监致仕,日福州。绍兴八年,秦桧当国,力主和议,胡铨-请斩秦桧等以谢天下,时李纲亦反对和议罢居长乐,元傒赋《虞美人》词赠纲,对纲抗金主张表示积极支持。胡铨被除名送新州编管,元傒持所赋《虞美人》词送行。后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傒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八十。 地理位置 县域位于东经118°23′至119°12′,北纬25°39′至26°05′之间,总面积2241平方公里,约占福州市辖区的五分之一。东邻闽侯、福清,西界德化、尤溪,南连莆田、仙游,北接闽清。县城至省会福州62公里。 辖区人口 据考古,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永泰境内就有人类活动,从此繁衍生息。现全县辖21个乡镇,254个行政村、10个社区委员会,总人口35.4万人。多为汉族,还有畲、蒙、回等12个少数民族,人口6000多人。 气候特点 温和湿润,雨量充足,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4.6-26℃,年降雨量在1400-2000毫米之间,年均无霜期近300天,年日照时数为1445-2193小时。大洋、同安等6个高山乡镇,昼夜温差大,立体气候明显,人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适宜种植茶叶和反季节蔬菜等。 地貌特征 永泰地质属浙闽粤火山活动带闽东火山活动亚带内,受火山作用强烈,又受后期喜山运动新构造升降和震荡影响,境内群山林立、沟谷深切、溪流纵横。全县地理概貌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势高峻,层峦叠嶂,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全县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7座,最高山峰为嵩口东湖尖,海拔1681.9米;地势最低的为塘前官烈,海拔仅10米。发源于德化境内戴云山的大樟溪,全长234公里,其中永泰境内长121公里,自西向东横贯全县9个乡镇53个村,两岸形成长廊式谷地。53条支流呈网络状遍布全县,形成众多峡谷和串珠状小回廊谷地。 物产资源 水能蕴藏量和人均占有地表水居全省之冠。水电开发潜力巨大,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51万千瓦,其中大樟溪干流已规划7级,装机容量27万千瓦。地热水异常面积达2.8平方公里,水温高、水质好,自冒水温多在30-70℃,最高达83℃,日出水量可达3000多吨。已发现或初步探明储量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有金、银、钼、锌、紫砂土、高岭土等10多种。山场广阔,山地面积272万亩,农民人均山地亩,居福州各县市之首;耕地面积31.39万亩,人均耕地0.89亩;茶果林竹等种植已具相当规模,现有果树面积25万亩,以李果、青梅、柿子、板栗、柑桔等为主,常年水果产量逾8万吨,其中李果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素有“李果之乡”称誉,2001年被国家林业总局授予“中国李乡”荣誉称号。“永泰芙蓉李”为福州市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特色产品 永泰特产主要有李果、青梅、柿子、板栗、西甜瓜等水果及其产品,此外香菇、绿茶、茶油、地瓜烧酒、加饭酒及竹草编、软木画等也极具特色。永泰蜜饯闻名遐迩,主要产品有李干、化核嘉应子、蜜李饼、盐水梅、酸梅露等。其中芙蓉李·李干曾获“福建省名牌农产品”,化核嘉应子果脯系列获全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授予的“95首都市场消费者认可的生活用品”等荣誉称号。精品茶叶有牡丹银针、曲茗针、白毛猴、龙豪、白雪豪等,其中牡丹银针和龙豪分获2000年杭州国际名茶博览会金奖和优质奖。茶油精制品主要有“秀岩、青龙溪、丰和、山里香”等品牌茶油。境内同安等乡镇村民很早有种草加工草席的传统,近年来,一些乡镇又引进日本蔺草和织席机,生产高质量的蔺草系列草席制品,产品主要销往福州、上海、天津等城市。 文化积淀 地灵人杰,名人辈出。张肩孟(北宋)“父子六进士五子同朝”,萧国梁、郑侨、黄定七年(南宁1166-1172年)蝉联三状元,黄龟年(南宁)冒死四劾秦桧,张元干(南宋)首开爱国词风,王称(明)总裁《永乐大典》,十砚翁黄任(清)妙笔著诗,黄展云铁心跟随孙中山,历来为世人所称颂。文学和学术创作相当丰富,著名的有宋张元干的《芦川归来集》,元林泉生的《觉是集》,明王称的《虚舟集》,清黄任的《秋江集》、《香草斋集》。建国后有郑庭椿的《叔本华评传》,檀仁梅翻译的《邱吉尔回忆录》、《韦氏大词典》等。永泰是盛行于华南大地、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一带张圣君(法主公)道教信仰文化的发源地。“名山室”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保存完好的元代民间道教白莲菜莲社七祖雕像为全国仅有,极具考古价值;“郑侨墓”、“凤凰寺”等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永泰还是南拳虎尊的发源地,当地群众习武成风,1994年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虎尊拳于清末传到日本,形成了实力雄厚的“上地流空手道”,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旅游胜地 因地质构造影响,境内峰奇石异,峡深谷幽,触目皆景,素以“真山真水”著称,有福州“后花园”、“天然氧吧”之誉。福建前省委书记习近平曾赞叹:“藏在深山人未识,撩开面纱惊八闽”。史书上记载有游览价值的景点就达116处之多。青云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旅游区,被确定为国家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天门山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姬岩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青云山御温泉目前为福州市温泉游新热点。赤壁景区正在申报国家AAA-旅游区。正在开发建设的还有大樟溪休闲娱乐中心、百漈沟、龙村景区等。旅游业取得突破性发展,2006年全县接待游客量70.1万人次,有力地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工业 解放初期,永泰工业极为落后,1949年工业产值仅12万元。改革开放后,永泰工业开始起步。2000年在马洋开山造地建设马洋工业示范园区,在全省首创“飞地工业”发展模式,解决乡镇立地条件差、发展工业难问题。目前工业经济初具规模,形成“两区一走廊”(马洋、城峰工业集中区和塘前工业走廊)发展格局,并培育形成食品加工、竹木铁编、化工、服装、纺织等主导产业。2006年全县实现工业产值16.5亿元,比增17.3%,其中规模以上产值10.8亿元,比增27.3%。 农业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形成了林竹、果茶、蔬菜、食用菌、畜牧、水产6大农业主导产业及李、梅两大特色产业,先后建立了李果、青梅、柿子、板栗、茶叶、无公害蔬菜、速生丰产林、水产养殖等多个农副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生产格局正在形成。一批农产品先后获得省、市名牌产品称号。培植18家市、县级龙头企业。200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2.52亿元,比增5.1%。 建筑 永泰建筑业发展历史悠久。明、清时期永泰建筑工人的足迹就踏遍祖国大江南北。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永泰建筑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县现有各类施工企业19家,其中一级总承包施工企业1家,二级企业10家,建筑队伍遍布全国各地。永泰建筑业有自己的设计院,成立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办起了城乡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学校,为技术配套补充建筑技术后备力量提供了可靠保障。2006年实现建安产值32.77亿元,比增41.15%。 以下地名与永泰县面积相当:江西上饶上饶县辽宁朝阳喀左县福建南平光泽县江西上饶铅山县湖南怀化通道县贵州黔西南州安龙县湖南怀化会同县福建三明将乐县安徽黄山市歙县浙江省衢州开化县湖北荆州市松滋市黑龙江大庆大同区

樟城镇
樟城镇
嵩口镇
嵩口镇
白云乡
白云乡
梧桐镇
梧桐镇
葛岭镇
葛岭镇
城峰镇
城峰镇
清凉镇
清凉镇
长庆镇
长庆镇
同安镇
同安镇
大洋镇
大洋镇
塘前乡
塘前乡
富泉乡
富泉乡
岭路乡
岭路乡
赤锡乡
赤锡乡
洑口乡
洑口乡
盖洋乡
盖洋乡
东洋乡
东洋乡
霞拔乡
霞拔乡
盘谷乡
盘谷乡
红星乡
红星乡
丹云乡
丹云乡

永泰县特产列表

永泰柿饼
永泰柿饼

“永泰柿饼”是永泰县传统农产品,系采用当地特产珠柿制作而成,所产的柿饼品质优异,深受市场欢迎。 永泰柿饼是福建省名特优农产品,系采用当地特产珠柿制作而成,所产的柿饼品质优异,且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全部]

永泰芙蓉李干
永泰芙蓉李干

永泰芙蓉李干,永泰特产,福建名产之一,选择成熟的芙蓉李鲜果,采用传统工艺精工制作而成。福建福安市是芙蓉李之乡,芙蓉李面积、产量居全国之冠,栽培已有千年历史。芙蓉李是李果的一种,还有胭脂李、柰李等。李... [全部]

永泰山茶油
永泰山茶油

茶油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木本食用植物油,是茶树上"油茶果"提取而成,油茶果从开花、授粉到果子成熟需整整一年,历经秋、冬、春、夏、秋五季之雨露,山茶花开于秋季,果实成熟于次年花开时节,采摘时分山... [全部]

盐水梅
盐水梅

盐水梅富维生素之果。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果酸和氨基酸、以及磷、铁异有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是休闲、出游最佳伴侣,常喝青梅汁身体更健康。主要功能:健胃、开脾、消化、抗暑、生津、解渴、解酒、止泻、止痢、... [全部]

茶树香菇
茶树香菇

茶树菇又名茶薪菇、茶菇、据《中国通志》记载:“闽产录异云,茶菇生油茶树上,其菇薄而柄长,茶菇味在柄,浓郁中得清气,尤胜香菇。所产不多,不堪装载。”自古以来,客家民间称为“神菇”。茶树菇适合烹饪各种佳...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