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广东 佛山市 高明区

高明区介绍

高明区在中国的位置佛山市高明区地处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翼。下辖一街三镇,全区总面积960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高明区东北隔西江与南海区、三水区相望,南与鹤山市相邻,西南与新兴市相连,西北与高要市接壤。荷城街道位于区境东部,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距佛山禅城区47公里,离广州市区68公里,西上肇庆市区64公里,南下江门市区65公里,距香港101海里,距澳门74海里。 预计200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08亿元,比2002年增长1.74倍,年均递增28.5%;工业总产值565.3亿元,年均递增36.9%;农业总产值21.33亿元,年均递增4.5%;出口总值6.97亿美元,年均递20.9%。连年进入中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百强县(市)行列,综合排名由2002年度的50位上升到2005年度的36位。 历史沿革 高明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设县,县治明城,至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1958年11月高明与鹤山两县合并,称为高鹤县,县治鹤山沙坪,198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高明县建制,县城设于县境东部西江之滨的荷城。1994年4月,国务院批准高明撤县设市,2002年12月,撤销高明市,设立高明区,归佛山市管辖。高明文化历史光辉灿烂,曾有过"文风甲郡"、"彦硕辈出"的美誉,涌现了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如明代的"岭南诗人"区大相,清代的版刻家、中国第一个华人牧师梁发,现代的象牙微雕刻大师冯公侠,武术家、外科专家夏汉雄,教育家、数学家何衍璇等。高明有优良的革命传统,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高明人民在爱国主义革命先驱谭平山、谭天度、谭植棠"三谭"的影响和带领下,进行了可歌可泣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因而成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形气候 高明西、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东部和东北部为广阔的冲积平原。境内东西两端相距55公里,南北相距42公里。形成西、北面环山,西南向东北走向由高至低的狭长地形。南部杨和镇的皂幕山是佛山市第一峰,主峰海拔805米,西北部更合镇的老香山海拔699米。高明区属亚热带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而湿润,无霜期长,受季风影响。2004年平均气温23.1oc,降雨量1161毫米。 自然资源 高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农林牧副渔皆宜,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境内水资源充足,沧江河及其15条支流横贯全区东西,汇入流经本区的西江,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种达14种,富含花岗岩、石灰石、铁、锰、金、银等,其中西江畔的银矿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独立银矿床,银储量规模达超大型;高明是珠三角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50%,2000年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称号,2001年,区人民政府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处处蓝天、碧水、绿地,在工厂林立的珠三角构筑了独特的田园风光。其中更合原始森林,荷城唐代龙窑遗址、灵龟塔,杨和西坑水库、万宝山庄、皂幕凌云是其主要景点。 2.江苏省如皋市高明镇 高明镇地处如皋西部,与泰兴市、靖江市毗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诞生之地。区域面积6657公顷,5.43万人口,辖6个村民委员会、6个居民委员会。镇区占地309公顷,镇区人口6981人。2007年实现GDP3.7亿元。江曲线建成通车,交通优势进一步凸显。全镇高效农业发展迅速,形成2.7万亩的高产桑园,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已具形成蚕桑、铸造、服装三大经济板块。顺利通过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作先进镇验收。24个农民集中居住点全面启动。获市“村级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先进乡镇”和“南通市社会治安安全镇”荣誉称号。 镇党委、政府在认真贯彻十七精神的基础上,坚持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不动摇,紧紧依靠高明蚕桑优势,完善优化产业结构,延长蚕业产业链,依托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高明蚕业合作社,发挥金桥作用,致富高明百姓,依托我镇蚕业龙头企业------富民茧丝公司和顺达制丝公司,积极推进“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做到经营规模化、技术标准化、运作市场化,使蚕业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重头戏,不断把该镇建设成既有3万亩桑园优质茧原料生产基地,又有洁净幽雅投资环境的新型高效农业示范镇。全镇现有桑园面积2.7万亩,其中千亩连片丰产桑园4块,500亩以上的8块,2007年发种7.8万张,产茧7.2万担,产值1.18亿元,人平蚕茧收入2350元,亩产5000元以上面积占比92.5%,被南通市委、市政府表彰为2007年度“高效农业规模化先行乡镇”。 3.元代戏曲作家 高明,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元代戏曲作家。浙江瑞安人。瑞安属古永嘉郡,永嘉亦称东嘉,故后人称他为高东嘉。他的长辈、兄弟均能诗擅文。他曾从名儒黄□游,黄为官清廉,并以至孝见称。高明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师影响颇深。 明代万历刻本《琵琶记》插图高明青年时期用世之心很盛,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进士,历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职。高明为官清明练达,曾审理四明冤狱,郡中称为神明。他能关心民间疾苦,不屈权势,受到治下百姓爱戴,处州期满离任时,百姓曾为他立碑。由于数忤权贵,晚年退居于明州(宁波)栎社之沈氏楼,“以词曲自娱”(《留青日札》等)。相传明初太祖朱元璋慕其名,遣使征召,他“佯狂不出”(《南词叙录》),不久病卒。 糟糠自厌选自明代万历二十五年玩虎轩刻本《琵琶记》插图高明善书法工诗文。他的诗文中有不满黑暗政治、同情人民疾苦的内容,如《题画虎》斥责“人间苛政”,《乌宝传》抨击元朝的宝钞政策;有表现晚年厌倦尘世奔波、向往隐居生活的思想,如《次韵酬高应文》等。他还借咏史抒发黍离之叹,对宋王朝的昏暗,岳飞父子的愚忠给予批判。至于《孝义井记》、《华孝子故址记》、《王节妇诗》等,则是颂扬孝义、表彰贞节贤德之篇。 南戏《琵琶记》是高明得以名扬后世的代表作,它是在宋元时民间流行的蔡伯喈故事,尤其是在“戏文之首”《赵贞女蔡二郎》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而成。在宋代民间讲唱、戏文中,蔡伯喈是一个弃亲背妇的反面人物,高明却把他改写成孝义两全的正面形象。关于高明作《琵琶记》的起因及剧中人物是否有所影射,前人曾经有过种种不同的说法,不过多为捕风捉影之谈。姚华《□猗室曲话》说:“柔克所讥,□属世情之常,不必意中实有其人,即以为讽世之作可也。”,《琵琶记》被称为戏文中的“绝唱”(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它描写人情,真实细腻,婉转曲折,能深深打动读者。剧中双线交错发展,以富衬贫,以喜衬悲,二者成鲜明对比,有力地突出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矛盾,加强了悲剧的气氛,文词以本色为主而又文采斐然。明代王世贞说:“则诚所以冠绝诸剧者,不唯其琢句之工,使事之美而已,其体贴人情,委曲必尽;描写物态,仿佛如生;回答之际,了不见扭造:所以佳耳。”(《艺苑卮言》)传说高明写剧本时,“其足按拍处,板皆为穿”,表明他的创作态度是十分认真的。高明墨迹《琵琶记》是把民间戏文与文人创作结合起来的成功之作,它把南戏创作提高到艺术上比较成熟、能为雅俗共赏的新阶段。它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赞赏,获得不同阶层人们广泛的爱好。自它以后,文人雅士、名公大臣纷纷起而制作戏文,以致蔚然成风。《琵琶记》成为南戏创作的范本,获得“曲祖”(魏良辅《曲律》)、“南曲之宗”(黄图□《看山阁集闲笔》)的称誉,对后世的戏剧创作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还被译为法文、日文,传播国外。中国戏剧家协会曾于1956年在北京召开关于评价、整理《琵琶记》的讨论会。《琵琶记》的传本很多,《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收有清陆贻典钞本《蔡伯喈琵琶记》,是保持古本原貌较好的本子。明嘉靖苏州坊刻巾箱本与此相近。1958年在广东揭阳出土的嘉靖写本,也属“元本”范畴,是今存最早的艺人演出本。其余均经后人删改,与原本差异较大。据《南词叙录》载,高明还有《闵子骞单衣记》戏文一部,今无存。高明的诗文集,有《柔克斋集》20卷,已佚。近人冒广生曾辑其诗49首,词1首,刊于《永嘉诗人祠堂丛刻》中。另有《碧梧翠竹堂后记》、《孝义井记》、《华孝子故址记》、《乌宝传》等多篇,散见于《玉山名胜集》、《黄岩志》、《常州府志》、《南村辍耕录》等书籍中。以下地名与高明区面积相当:吉林延边州汪清县春阳镇西藏昌都市察雅县香堆镇新疆巴音郭楞州和静县克尔古提乡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芝瑞镇甘肃省白银景泰县中泉镇黑龙江双鸭山宝清县五九七农场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广东梅州市蕉岭县陕西延安市黄陵县双龙镇山东聊城临清市河南商丘梁园区甘肃省金昌金川区宁远堡镇

荷城街道
荷城街道
杨和镇
杨和镇
明城镇
明城镇
更合镇
更合镇

高明区特产列表

核桃鱼白田鸡片
核桃鱼白田鸡片

这道菜是佛山德昌酒家名厨梁恒始创,距今有100多年历史。甘香爽脆,美味高雅,四季适宜。 陈皮烤鹅掌 [全部]

陈皮烤鹅掌
陈皮烤鹅掌

陈皮烤鹅掌,是佛山特级厨师车鉴将其祖父车腾信制御厨的“金银鹅掌”和其父车谓创制的“绉纱鹅掌”,经过研究改为烤法加工而成。保留了形似绉纱、焓中带爽的特色,又具有骨焓肉滑、味美鲜香的特点。 对川红茶 [全部]

对川红茶
对川红茶

对川红茶以馥郁香醇、爽滑色浓著称。七八十年代盛极一时,并远销港澳市场。品种有揽红条茶、红碎茶、青茶、绿茶、绿香茶、乌龙茶等。( 高明)三洲黑鹅 [全部]

三洲黑鹅
三洲黑鹅

体形小,除腹羽有少量白色外,全身均黑,骨细肉嫩、肉味鲜美, 饲养60-70天,体重可达2.5公斤。畅销广洲、港澳等地。年出口量约5万只。( 高明)合水粉葛 [全部]

合水粉葛
合水粉葛

粉葛是我市土特产之一,只要分布于合水等山区镇。合水人种植粉葛已有30多年历史,今年种植面积近万亩,占全市粉葛种植面积8成以上。 合水粉葛名扬四方,以其粉质多,味甘甜而成为人们桌上佳肴,是合水镇农副产...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