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介绍
襄城风景襄城县位于中原腹地,东倚伏牛山脉之首,西接黄淮平原东缘,为许昌市属县,辖6镇10乡434个行政村,面积897平方公里,耕地82.5万亩,总人口79万,有汉、回、蒙、满、瑶、壮、土、侗、彝10个民族。 襄城县春秋时期称“氾邑”、“氾城”。公元前540年,楚灵王在氾之西北筑新城,周襄王避难曾居氾,故名“襄城”。秦统一六国后,设襄城县,属颍川郡。自唐贞观元年(627年)改属许州,后历代相沿。1949年7月隶属许昌行政区,1986年改属平顶山市,1997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又划归许昌市管辖。 襄城县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古迹名胜遍布,《史记》里“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的记载在今天首山脚下乾明寺内确有印记;奇秀幽古的紫云山风景区辖“九山十八峰五湖一条河”,其更因明代户部尚书李敏在此设立紫云书院而名声大震;始建于唐武德年间的“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规模庞大,巍巍壮观;声名远播的道教圣地柏宁岗五岳庙,香客如潮,商贾云集;“内城外廓”风格的古城建筑内矗立着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古城墙和翁城建筑,身临其境,使人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呈带状分布的汝河游览区风景秀丽,如入画中。襄城旅游业已初步形成了“一山、一水、一庙、一寺、一古城”的五大景区格局,其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襄城境内,北汝河、颍河等16条河流纵横交错,贯穿全境,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煤、石油等矿藏储量大而品质高。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盛产粮、烟、蔬菜、瓜果,种类繁多,尤以烟叶种植历史久远,闻名全国,有“金襄”之称。毛泽东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莅临视察,赞誉、勉励有加,“烟叶王国”之美名誉满神州。 襄城县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自古扼南北道路要冲,通东西舟楫之便,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南距煤城平项山20公里,北距古都许昌40公里,东距内陆特区城市漯河45公里,境内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发达。漯宝、平禹铁路贯穿境内,东接京广,北通陇海,西连焦枝。G311线、S329线、豫20线、S103线等国道、省道呈米字形交汇县城,许平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县乡、村公路全部开通,交通便利,信息通达,投资8.2亿元的首山一矿、投资5.6亿元的襄城火电厂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全县出现了热气腾腾发展经济的大好局面,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而今,襄城县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的步伐在不断加大,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区位交通的明显优势,独特优惠的投资环境,使襄城这块热土正焕发出空前的活力。在这片充满希望,蕴育商机的土地上,热情好客的襄城人正敞开胸怀,广纳中外有识之士,共图大计,共谋大业,同创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明天。 邮编:461700 代码:411025 区号:0374 拼音:XiangchengXian 襄城历史 襄城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狩猎农耕,襄城春秋时名“汜”,郑地。周襄王姬郑十六年居于汜,公元前540年,襄城属楚,楚灵王在汜之西北隅筑新城,因周襄王曾居此,故名“襄城”。 战国时期,襄城居秦、楚、韩、魏之间,隶属迭更。迨秦统一,设襄城县,并在城颍设颍阳县,属三川郡,西汉初改属颍川郡。王莽新政时,改襄城为“相城”。东汉恢复襄城原名。三国时属魏。西晋仍置襄城郡。东晋咸康二年(336年)废襄城郡,还并颍川。北魏又置襄城郡。太和十一年(487年),析襄城之首山,高阳山以南至滍水设高阳县,隶属汉广郡。东魏武定六年(548年),广州治所迁襄城。北周改襄城郡为汝州。大业三年(607年)废汝州,襄城仍属颍川郡。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汝州于襄城,领汝坟、期城县。贞观元年(627年)废汝州及汝坟、期城二县,汝坟原襄境归襄城县,属许州。开元四年(716年)属仙州(治今叶县)。开元十六年(738年)废仙州,还属许州,是年,又改属汝州(治今临汝)。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再属许州。天宝七年(748年)属临汝郡。乾元初改属汝州。大历四年(769年),又以叶、襄置仙州,次年州废,仍隶汝州。五代时,后梁属许州,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属汝州。北宋仍属汝州,隶河南道。至道三年(997年)属京西路。元丰六年(1083年)属京西北路。金初属汝州,隶汴京路。太和七年(1207年),改属许州昌武军,隶南京路。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属许州,隶汴梁路。明属许州,隶开封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许州为直隶州,十二年又升为许州府,乾隆六年(1741年),仍复许州为直隶州,县均属之。 民国3年(1914年),襄城县属河南开封道。民国14年(1925年),直属河南省政府。民国21年(1932年),属河南省第五行政区(治许昌)。1947年12月12日,襄城县解放,次年1月,隶属豫陕鄂边区,旋划归豫西第五行政区。1949年7月,隶属河南省许昌行政区。1986年2月18日,划为平顶山市辖县。1997年8月,又划归许昌市管辖。 襄城区划 襄城县辖6个镇、10个乡:城关镇、颍桥回族镇、麦岭镇、颍阳镇、王洛镇、紫云镇、湛北乡、山头店乡、茨沟乡、丁营乡、姜庄乡、范湖乡、双庙乡、汾陈乡、十里铺乡、库庄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城关镇 代码:411025100 2006年,辖7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北大街居委会、西大街居委会、南大街居委会、河东街居委会、民主街居委会、东大街居委会、北关街居委会、河西村、回民村、安庄村、上徐村、东关村、石羊街村、南坛村。 颍桥回族镇 代码:411025101 2006年,辖5个村委会:东街村、西街村、建设街村、北街村、南街村。 麦岭镇 代码:411025102 2006年,辖28个村委会:麦岭西村、麦岭东村、后纪村、前纪村、半截楼村、白庙村、西坡方村、东坡方村、岗西后街村、岗西中街村、岗西前街村、桃沟村、沈李村、东付村、大袁村、水坑刘村、新乔庄村、-村、柏店村、欧营村、毛庄村、扁担李村、沟赵村、大刘庄村、竹园李村、东高庄村、李悦庄村、圈刘村。 颍阳镇 代码:411025103 2006年,辖25个村委会:新杨庄村、菅庄村、纪拐村、陈刘侯村、小王庄村、张左村、大罗庄村、管武村、谭庄村、后郑庄村、大路李村、小河村、邢庙村、洪村寺村、盛寨村、古城周庄村、大河村、大路吴村、北刘庄村、牛庄村、东张庄村、苏庄村、东单庄村、大王庄村、河沿孙村。 王洛镇 代码:411025104 2006年,辖33个村委会:王洛西街村、王洛东街村、冢王村、柿园张村、蔡庄村、大路谢村、堂李村、巫周村、前顿村、寨里庙宋村、后陈村、房村、春李村、坡王村、岳寨村、杨楼村、肖庄阎村、卜吉郑村、岗曹村、何庄村、殷庄村、栗庄村、北高庄村、潘朱村、白塔寺郭村、朱庄村、观音寺村、阎寨北村、北宋庄村、张御庄村、双楼阎村、阎寨南村、余楼村。 紫云镇 代码:411025105 2006年,辖26个村委会:孙祠堂村、石庙羊村、塔王庄村、张道庄村、坡刘村、侯堂村、方庄村、古庄村、谢庄村、马赵村、孟沟村、黄柳西村、黄柳南村、黄柳东村、杨湾村、侯庄村、张村、宁庄村、万楼村、雪楼村、刘楼村、张庄村、道庄村、雷洞村、大庙李村、马涧沟村。 湛北乡 代码:411025200 2006年,辖21个村委会:姜店村、李成功村、南姚村、山前徐庄村、北姚村、南十里铺村、七里店村、南武湾村、坡李村、侯楼村、山前杨庄村、山前姜庄村、古庄村、尚庄村、山前李庄村、马芳营村、南田庄村、南周庄村、丁庄村、前聂村、后聂村。 山头店乡 代码:411025201 2006年,辖35个村委会:山头店村、张店村、乔庄村、贾庄村、孙庄村、姚庄村、寺门村、乔柿园村、毛湾村、党庙村、南崔庄村、石湾村、耿庄村、蔡冯村、大赵庄村、赵保合村、大陈村、杜庄村、延寿李村、北孙庄村、双张村、马庄村、陈庄村、张卜庄村、大徐庄村、豆王庄村、范庄村、胡岗村、上秦村、下黄村、祝冯村、蒋湾村、圪垱王村、杨树孙村、庙李村。 茨沟乡 代码:411025202 2006年,辖27个村委会:茨沟西村、李庄村、柿杨村、铁刘村、店南张村、沟刘村、罗沟村、茨沟东村、菜孙村、小孙村、大张庄村、杨庄村、聂庄村、葛花树王村、乔皮村、虎头李村、方窑村、肖庄村、武湾村、骞庄村、五里堡村、朱窑村、万桥村、小师庄村、马窑村、三里沟村、常庄村。 丁营乡 代码:411025203 2006年,辖27个村委会:丁营村、彦张村、榆孙村、横梁渡村、冯庄村、苗府村、纸房王村、双庙耿村、岗马村、韩庄村、小集村、岗沟刘村、光门李村、崔庄村、东杜村、西杜村、霍堰中村、霍堰西村、霍堰东村、霍庄村、岗张庄村、岗半坡店村、郎庄村、楼李村、白庙王村、王穆庄村、坡杨村。 姜庄乡 代码:411025204 2006年,辖37个村委会:任庄村、汪集村、火张村、樊庄村、石营村、屈庄村、0,寇庄村、许庄村、千佛阁村、三胡村、汪店村、漕厂村、大树韩村、银刘村、姜庄村、许邓村、凹李村、河北王村、来坡村、东耿庄村、于庄村、大马庄村、盆张村、前沂城村、后沂城村、靳庄村、袁庄村、王屯村、段店村、庙王村、阎庄村、郜庄村、张拐村、大营北村、大营南村、路店村、庙坡村。 范湖乡 代码:411025205 2006年,辖33个村委会:范湖西村、周庄村、台王村、西谭村、城上村、阎柳村、文庄村、秦寺村、铁炉陈村、范湖东村、坡周村、大郭村、朱湖潭村、康封村、倘庄村、凹郭村、营陈村、军张村、纸房村、东大陈村、竹园村、汊河阎村、北任庄村、大白村、尧城宋村、西于村、祖师庙村、裴昌村、东虎头李村、帅郭村、罗庄村、油房孙村、庙上村。 双庙乡 代码:411025206 2006年,辖33个村委会:前卢村、徐庄村、陈庄村、染房杨村、楼张村、郭白村、槐树王村、郝庄村、杨树郭村、松庄村、后卢村、付庄村、刘店村、楼头孙村、姚庄村、化行村、菜园刘村、常贾村、湾张村、岗孙村、草寺村、大李村、三街村、门楼李村、湾王村、河沿吕村、寺白村、东朱庄村、赵庄村、岗常村、小李村、湾付村、大孙村。 汾陈乡 代码:411025207 2006年,辖30个村委会:汾陈村、大路村、北吕庄村、庾河村、王梦寺村、后河庄村、大磨张村、朱堂村、程桥村、北崔庄村、岗杨村、王窑村、北竹园村、双楼张村、北杨庄村、北乔庄村、宋堂村、李营村、柳庄村、老庄阎村、砖墙李村、北徐庄村、北纸房村、促进李村、方庄村、半坡店村、台官李村、赤涧傅村、仲庄村、访车李村。 十里铺乡 代码:411025208 2006年,辖40个村委会:十里铺村、鲍坡村、余庄村、王庄村、王罗庄村、四里营村、仝庄村、王老虎村、小张庄村、马园村、二甲王村、宋李郭村、盛庄村、井庄内村、井庄外村、双楼宋村、寺后李村、马冢村、鲁堂村、方头村、商庄村、河汊付村、水牛耿村、河汊赵村、大庙冯村、西张庄村、吕庄村、史庄村、单庄村、东姚村、侯村东村、侯村西村、鲁渡内村、鲁渡中村、鲁渡外村、高庄村、韩村内村、韩村外村、二十里铺村、坡张村。 库庄乡 代码:411025209 2006年,辖28个村委会:西库村、东库村、单庙村、金刘村、关帝庙村、范窑村、水坑陈村、北常庄村、大庙村、田庄村、宋庄村、张先庄村、徐冢村、西沈庄村、灵树村、齐王村、东沈庄村、李树村、周庄村、黄庄村、中冀村、后冀村、大井庄村、小程庄村、李吾庄村、刘庄村、万庄村、张和庄村。 襄城地理 (一)地貌 1、地势: 襄城县处于伏牛山脉东段,县境西南部为连绵起伏的浅山区,以马棚山为最高,海拔462.7米;北部为丘陵地带,海拔90——128米;中东部为平原,海拔80——90米;东部低洼,海拔64米。全县地势呈西高东低,由西北王洛乡房村至东南姜庄乡河北五村,坡降为1:1600。 2、山脉 襄城县诸山系伏牛山余脉,构造为侵蚀低山区。有大小山头9座,面积80.4平方公里。分布在县境西南部的紫云、湛北、山头店3个乡镇。山脉走向大体有东西、东南——西北及少量的南北3种类型。山体物质主要由长石石英砂岩、粉砂、页岩及暗紫红色砂岩、红黄色黄土状亚砂亚土夹砾石透明体和古土壤层组成。其中紫云山,长、高为诸山之最。令武山、首山等一般为北陡南缓。山体多为疏林、草地。山间系“山谷平原”和倾平高地,宜种烟草,其质最优。境内有首山、紫云山、令武山、孟良山(原名高阳山)、焦赞山(原名仙翁山)、龟山(原名灵泉山)、尖山、白石山、夜虎山等。 3、岗丘 襄城县有海拔81——128米的岗丘7个。包括八士岗、百宁岗、风阳岗、麦岭岗、胡岗、尧城岗、灵树岗。面积共44.8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0%。多呈垄岗,部分平岗。土质为黄土亚砂土及红褐色亚砧土含礓砂,系全国最适宜植烟区之一。 4、平原 襄城县地处伏牛山东麓倾斜平原。全县总土地面积134.55万亩,平原面积约101.58万亩,占总面积的75.5%。 (二)气候 1、特征 襄城县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一般冬季受大陆性气团控制,夏季受海洋性气团控制,春秋为二者交替过渡季节。春节时间短,干旱多风,气温回升较快;夏季时间长,温度高,雨水集中,时空分布不匀;秋季时间短,昼夜温差大,降水量逐渐减少;冬季时间长,多风,寒冷少雨雪。 2、日照辐射量 襄城县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281.9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52%,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1.49千卡/平方厘米。农作物生长季节的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及日照均比较充裕,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需要。 3、气温 年平均气温14.7℃,年平均积温5463.8℃。日平均气温7月份最高27.6℃,1月份最低0.8℃。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5.3℃,极端最高气温42.3℃。 4、风 襄城县的风向随季节变化非常明显,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多为偏南风,全年以西南风最多。年平均风速2.4米/秒。夏初常出现干热风,以5月24日至29日出现频率最高。 (三)河流 襄城县属淮河流域,境内有大小河流16条,遍及全县16个乡(镇),多为西北——东南流向,总长299.5公里,包括北汝河、颍河、马黄河、苇子河、新范河、高阳河、上纲河、柳叶江、南北涅河、马拉河、运粮河、柳河、湛河、小泥河、文化河。其南部为沙汝河水系,东部属颍河水系。北汝河、颍河两条主干河流,自西部、西北部入境,流经11个乡(镇),总长69.9公里,承接境外3个地区12个县的经流水;境内支流有14条季节性排涝河道,系西北——东南、南北及西南——东北流向,分布在全县16个乡(镇)。 (四)土地 1、土地资源 全县总土地面积1345500亩,其中耕地82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1.56%。 2、土壤 襄城县地处黄淮平原西缘,土壤为黄洪冲积形成。据1982年土址普查,全县共有3大土类、6个亚类、24个土种,净土地总面积为111.58万亩,三大土类包括褐土类、潮土类、砂礓黑土类。其中褐土类面积最大,为全县地带性土壤。 (五)水 1、地表水 襄城县地表水相当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可利用量不大。地表经流与自然降水相一致,多雨季节强度大而集中,形成经流流失。山岗平原和自流区常年经流量合计为1.42亿立方米,水库仅能控制359万立方米。所产生的经流,多随河道排出境外。 过境水量年均达11亿立方米以上。以北汝河流量最大,年达9.47亿立方米。白龟山水库常年可供水(北汝河南岸)0.226亿立方米,设计浇地4.3万亩。 2、地下水 地下水系全县灌溉用水的主要来源,由于自然降水时空分布,地貌、土质岩性、埋深等条件不同,形成了差异明显的不同浅层水富水区:埋深15——30米、富水性0.1——2吨/时米的山丘弱富水区占全县面积的25%;埋深1——5米、富水性为10——30吨/时米的中原中等富水区占全县面积的48.4%;两者过渡地带埋深5——10米,富水性为5——10吨/时米的中原中等富水区占全县面积的26.6%。 3、水质 全县所有井、河、坑水均可用于灌溉,且符合生活饮用。县域西南部山区,有两处天然优质矿泉水,一在紫云镇紫云山蒋沟村;二在湛北乡仙翁山侯楼村,均属低钠重碳酸型水,富含游离二氧化碳、氟、铜、锌、硒等十几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六)矿藏 1、煤炭 县境煤炭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南部山区。远景储量约为20亿吨左右,保有储量为14.1亿吨,约占平项山煤田总储量的17.2%。煤炭储量大,质量好,分布集中。 2、石油 据河南省地质队勘探,豫东低凹地带含油层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襄城县麦岭镇处该地区西部,含油层较厚。 3、礓石 襄城县礓石资源丰富,总储量约1.17亿立方米,多分布在岗丘地区,礓石是一种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 4、红石 襄城县红石质优量大,总储量约37亿立方米,以色红、无毒、细腻、坚韧而久负盛名。 襄城经济 【农业】 1、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态势 襄城县是农业大县,农民占全县人口的90%。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高度重视,强化农业投入,调整农业结构,加快科技进步,培植优势产业,使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0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15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452元。全年粮食总产量4.74亿公斤,单产405公斤;烟叶种植面积10万亩,总产量1622.8万公斤;蔬菜种植面积30万亩,总产量8.5亿公斤,实现产值9亿元;植树造林650万株,新建完善农田林网面积20万亩,退耕还林2.5万亩。 2、提升蔬菜档次,扩大生产规模 襄城县是该市的蔬菜生产大县,为了做大蔬菜产业,他们按照“县有区域、乡有特色”的思路,设立了“一园、五区、一长廊”的建设模式。“一园”即无公害蔬菜高科技核心示范园,确保每年引进新品种30——50个,试验推广新成果6——10项,组培育苗1亿株。“五区”即设立五个功能示范区,总面积2万亩,包括无公害蔬菜示范区、设施栽培示范区、模式化栽培示范区、白灵菇生产示范区和莲鱼共养示范区;“一长廊”即311国道颍阳至二环路段两侧的蔬菜种植带,面积1万亩。目前,全县蔬菜总产值已达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菜农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较1992年增长6倍多。 3、粮食面积逐步调减,品质结构逐步改善 近几年,该县在粮食面积上总的指导思想是:压缩面积,提高单产,稳定总产,改装品质。重点抓了优质专用小麦,优质高淀粉加工用红薯及鲜食型商品红薯,脱毒红薯,优质蛋白、饲粮兼用型玉米,高油、高蛋白优质大豆等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通过努力,全县粮食生产初步实现了面积调减,稳定总产,品质改善。2003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17万亩,较1998年减少了5万亩,粮食总产预计实现4.6亿公斤,较1998年增加2亿公斤。今年全县发展优质专用小麦20万亩,优质高淀粉脱毒红薯种植面积15万余亩,玉米优质化率达100%,大豆优质化率达80%。今年全县56万亩小麦,单产达408公斤,较去年平均单产增加22公斤/亩,总产2.2亿公斤,较去年夏粮总产增加1.5亿公斤,其中,全县优质用小麦播种面积发展到20万亩。秋粮生产实现总产2.4亿公斤。 4、林业工作取得突破,林果面积进一步增加 全县共植树600余万株,通道绿化154公里,退耕还林3.7万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21.6万亩。其中发展经济林果5000多亩,使全县林果面积达到了4.6万亩。今年造林数量是我县前10年造林绿化数量之和,实现了襄城造林的历史性突破。 5、烟叶面积保持稳定,规范化种植水平明显提高 今年全县种植纯作烟叶5.6万亩,在王洛、汾陈、颍阳、双庙、十里铺等重点烟区推广小苗膜下移栽新技术,应用面积达5.6万亩,效果良好。 6、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大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3年,全县新增养殖专业村16个,新增养殖专业户1600户,肉类产量达6.4万吨,禽蛋产量达3.2万吨,牧业总产量预计达6.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 7、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一是原有园区规模不断扩大。以十里铺、库庄、山头店三乡为主的蔬菜中小拱棚示范园区,新增面积5000亩,总面积已扩增到5万亩,以茨沟、麦岭、丁营、山头店为主的优质红提葡萄、凯特杏、优质桃等林果示范园区,面积扩增到15万亩。以十里铺、双庙、库庄、山头店、茨沟为主的瘦肉型猪、长毛兔养殖示范园区达到10个,总规模达5万头(只)以上,带动养殖户4000多户;以双庙、姜庄、颍阳为主的肉牛养殖示范园区达到5个,养殖总规模达2000多头。二是新建园区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位于双庙乡占地910亩,总投资413万元的无公害蔬菜核心示范园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并全面投入运营;十里铺乡的1万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已通过省厅认证。库庄、山头店各1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已完成农药残留鉴测和基地环境鉴测等工作,近日有望通过省厅认证。位于311国道颍阳至库庄段两侧各500米蔬菜产业经济带,目前也进展顺利,已建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区3000亩,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45座。位于引汝灌渠两侧各50米的万亩经济林果带建设已全面完成。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科技示范园区35个,总面积28万亩,初步形成东粮棉、北粮烟、南林果,西部城郊粮菜瓜,沿河、沿路产业带、畜牧养殖盖全县的发展格局。 8、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产业链条逐步拉长 全县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0多家,丁营三粉加工厂投资300多万元,日加工鲜菜30万斤;汾陈乡三粉加工厂投资300多万元,远行效益良好;诚信保鲜公司投资70万元,建恒温库一座。全县已发展群发实业、首山科贸、襄城面粉等农业龙头企业21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2家,县级18家,带动农户13万户。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全县已建成群发蔬菜批发市场、常庄农贸市场、生猪交易市场等大型批发市场10个,各类集贸市场50多家。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到400多人。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成立了烟草研究所,食用菌研究所等7个研究所,并成立了蔬菜、林果、食用菌、烟草、畜牧养殖等不同类型的专业协会11家,吸纳会员6000多名,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科技棚架和实际效益不佳问题。 【工业】 近几年来,襄城县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强力招商引资,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为全县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逐步确立了区域经济的专业化发展方向。 1、工业现状 (一)国有集体企业 我县有国有集体企业27家,现已改制7家,分别是东方水泥厂、淋水大坝水泥厂、力波电化学有限公司、飞达电器公司、铸钢厂、电力设备厂、摩托车缸体厂,改制后的企业以两个水泥厂为代表,已焕发出勃勃生机,生产规模由原来的20万吨扩大到30万吨,年可实现产值6000万元,利税800万元。下余的20家中,有12家企业正在改制,另外8家正在筹备中。如县面粉厂,一方面要把国有资产从企业中退出,另一方面还要盘活存量资产,调整产品结构,在企业内部大搞“三项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体系”。按照“三高一快”(即:起点高、标准高、要求高、落实快)的原则,确立各部门年度目标,通过上下的共同努力,2003年实现产值11473万元,同比增长69.6%;实现利润108万元,同比增长12%。2003年全县国有集体企业共实现产值9726万元,同比增长25%。 (二)非公有制企业 我县非公有制企业有7000多家,且布局渐趋合理,行业已显特点。一是以许昌电能计量设备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颍桥回族镇机械厂等70多家企业的发展。其产品种类近百种,远销全国各地,年产值可达5000多万元,以集团化模式运营,滚动发展,逐步形成了机电生产加工行业;二是以水泥、陶瓷为龙头,涵盖建筑、装饰等相关企业300多家,形成了建筑建材行业;三是以群发实业公司为龙头,集产、销、储藏、加工为一体,带动了库庄乡、十里铺乡等乡(镇)的蔬菜种植,已形成了10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年销售额达3亿元;四是以小麦“三粉”加工为主,涵盖全县80多家企业,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业;五是以香德亚麻纺织有限公司为龙头,包括分布在颍阳镇、回族镇、双庙乡等30多个企业所形成的纺织行业;六是以许昌地龙生物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和永明宝石厂为龙头,包括30多家企业的化工行业。这些行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增强了农民的经济意识。2003年全县乡镇企业共实现产值53984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6%,实现利税总额69375万元,增长24.7%。 2、工业发展思路 (一)、扎扎实实做好企业改革工作,逐步使国有集体资产从竞争性行业中有序退出,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乡镇企业,积极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鼓励个体和私营企业承包、租赁、兼并、购置国有或集体企业,建立国有资本退出和民间资本进入的互动机制。 (三)、狠抓项目建设,尽快完成城南工业聚集区的规划。保证区域内卧虎山、金牛、美福林三个焦化企业的尽快投产和首山一矿2×5万千瓦电厂的顺利建成,努力使新龙康矿泉饮品有限公司、香德亚麻二期工程等项目投资到位,建成运营。争取使投资100亿元的4×60万千瓦坑口电厂论证立项。强力实施“创业工程”,各乡镇每年都要新上2个固定资产投资在300万元以上的创税型非公项目,县直经济主管部门要新上1个300万元以上的创税型非公项目。 (四)、强力招商引资,提高项目建设水平和质量。以下地名与襄城县面积相当: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纳当乡西藏昌都市卡若区若巴乡辽宁沈阳浑南区新疆伊犁州新源县阿热勒托别镇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夏玛勒乡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切琼乡陕西宝鸡市太白县黄柏塬镇河北邯郸永年县陕西西安市临潼区吉林延边州安图县明月镇山东济宁曲阜市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甘加乡
襄城县特产列表
-
襄城红薯
襄城红薯是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的特产。红薯在襄城县秋粮中种植面积最大,以麦薯套种、烟薯套种、纯作春薯和夏薯种植为主。 襄城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属许昌市,红薯在襄城县秋粮中种植面积最大,以麦薯套种、烟薯套... [全部]
-
尚庄大棚瓜菜
河南省襄城县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蔬菜重点区域规划基地县”。襄城县首山脚下的湛北乡尚庄村有耕地千余亩,人数近千口。近几年来,尚庄村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作为重点,努力发展农业特色经济,从山东昌乐县引进两种... [全部]
-
王洛红烧猪蹄
王洛红烧猪蹄是襄城县一道名吃,它历史悠久,制作讲究,色泽鲜艳,味道纯正,而且闻名遐迩。据传,春秋时期周襄王避难经源(现襄城王洛处),王妃在路旁店铺生一王子,故赐名此地为王落子店,后又改名王洛。当时,...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