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新疆 昌吉州 昌吉市

昌吉市介绍

昌吉回族自治州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东邻哈密地区,西接石河子市,南与吐鲁番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连,北与塔城、阿勒泰地区接壤,东北与蒙古国交界,是古代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新北道通往中亚、欧洲诸国的必经之路。 昌吉历史悠久,在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昌吉州境内木垒河一带已有原始人类狩猎。公元3世纪初至6世纪中叶,境内先后为高车、突厥、西突厥铁勒部等部族游牧驻地。公元800年,回鹘在高昌建立回鹘汗国,北庭为陪都,自此这里便成了回族聚居区之一。公元十三世纪初,元朝在今吉木萨尔县别失八里设行尚书省,统天山南北畏兀儿之地,成为新疆及邻近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首府即今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 昌吉州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抱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建有乌拉斯台国家一类季节性口岸和亚中商城国家二类通商口岸;州府昌吉市距乌鲁木齐国际机从东西北三面环场18公里,第二座亚欧大陆桥、312国道、216国道、吐乌大高等级公路、乌奎高速公路和亚欧光缆都从州内通过,是东联内地、西接中亚、欧洲市场的黄金通道。 昌吉地势南高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南部是富庶的天山山地,中部为广袤的冲积平原,北部为浩瀚的沙漠盆地,此区域为横亘南部的天山的北坡,习惯称之为"天山北坡"。境内有冰川1319条,面积1033平方公里。昌吉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适宜并盛产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糖料、油料、西甜瓜和各类水果。矿产资源富集。主要有煤炭、石油、石灰岩、芒硝、石墨、碧玉等50多种,都具备很高的开采价值。 昌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有著名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区--高山湖泊天池、有始建于汉代的西域历史名城北庭都护府遗址、有距今3000年历史的呼图壁康家石门子原始生殖崇拜岩画、有亚洲最大的恐龙化石发掘地、东方最大的古森林化石群及鸣沙山、原始胡杨林等人文和自然奇观。 昌吉市是古丝绸北道上的重镇,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全市总面积796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25平方公里,自治州总人口154.33万人。民族构成有汉、回、哈萨克、维吾尔、东乡、蒙古、壮、乌孜别克、锡伯、塔塔尔族等36个民族。其中回族占11.52%,汉族占74.73%,其他民族占13.76%。昌吉市总人口38.36万人。其中民族人口8.1万人,主要为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民族。市辖6镇4乡6个街道办事处,48个社区居委会,182个村民委员会。 市中心飞马财富夜景昌吉市是自治区西部大开发扶优扶强、首批推出的重点城市,被国家计委等部门联合认定为最佳投资环境城市、最佳人居环境城市、最佳交通通讯条件城市、高额投资回报率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昌吉市的经济建设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 全市GDP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环境整治优秀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10项国家级荣誉。 东方广场地理位置 昌吉市位于天山北麓,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处东经86°24′-87°37′,北纬43°06′-45°20′。东距首府乌鲁木齐市35公里,距乌鲁木齐国际机场18公里,312国道、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和乌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通向北疆各地的交通要道。是自治区西部大开发扶优扶强,在天山北坡经济带中首批推出的重点城市。 行政区划 昌吉市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是全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的卫星城。总面积821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40.7%,平原占32.5%,沙漠占26.8%,南北长260公里,东西宽30公里。东邻乌鲁木齐市、米泉市,西毗呼图壁县,南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相接,北和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阿勒泰地区福海县接壤。居住着汉族、回族、哈萨克和维吾尔族等32个民族。下辖4乡6镇,6个办事处。境内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师部及所辖101团、103团、军户农场、共青团农场和中央、自治区、自治州驻市单位150多个。 气候特征 昌吉市地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183-200mm,区域年平均气温6.6℃,年日照时数2833小时,有效积温3400-3584℃,年均蒸发量1787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9.77倍,平均终霜日为4月22日,平均无霜期166-180天,境内有大小冰川158条,水储总量19.88亿立方米。气候受山地垂直分布影响,适应小麦、玉米、甜菜、油葵、西甜瓜、豆类、蔬菜等各类农作物生长。 圣火传递 2008年6月19日15时55分,-火炬接力在天山北麓明珠——昌吉市正式开始传递。昌吉站是奥运火炬接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第四站,也是最后一站。世界射击锦标赛冠军、新疆首位世界冠军李文杰成为昌吉站的第一名火炬手。李文杰于1994年7月在第46届世界射击锦标赛中获得冠军,这也是新疆运动员首次获得世界冠军。同年被被评为“全国射击十佳运动员”,被授予“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 传递圣火的昌吉2008年6月19日16时50分,最后一棒火炬手、昌吉州民族歌舞剧团副团长马柯湘点燃设在昌吉市亚洲中心广场的圣火盆,奥运火炬接力在天山北麓明珠——昌吉市的传递圆满结束。昌吉站是奥运火炬接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第四站,也是最后一站。至此,奥运火炬接力圆满结束了在新疆为期三天的传递。20日,-火炬接力团队将飞赴西藏拉奥运圣火在昌吉传递萨。奥运火炬接力21日将在拉萨上演。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昌吉风光昌吉市地貌类型大体分为南部山地、中部平原、北部沙漠三大部分,整个地势呈南高北低阶梯之势,南北高差4000多米。境内最高峰天格尔峰,海拔4562米。有可耕地120万亩,可利用草场819万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应各种农作物种植,全市每年播种面积60万亩,北部还有30多万亩良田有待开发;境内有三屯河、头屯河两大水库,总库容4000多万方,地下水储量2.15亿立方米,水量供给充沛。矿产资源有煤、石灰石、天然气、硫磺等,其中煤炭资源最为丰富,质优量大,地质蕴藏量50亿吨,天然气探明面积60平方公里。 [土地资源] 有可耕地120万亩,土壤有机质含量3.32-5.51%之间,土层厚1米左右,良田60万亩,是种植小麦、玉米、油料、瓜类、棉花和园艺型等农作物的良田沃土,也是进行农业综合高产开发的首选之地。全市有林地面积46.12万亩,其中山区林地面积21.9万亩;天然草场1203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819.23万亩。 [水资源] 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水量183.1毫米,年日照时数2833小时,平均无霜期167天。境内有大小冰川158条,面积60平方公里,水储总量19.88亿立方米,为昌吉市的天然固体水库。全市地下水储量2.15亿立方米,地下水动储量1.2-1.5亿立方米,年均实际开采利用0.35-0.5亿立方米。发源于天山北麓高山冰川的三屯河、头屯河两条河流自南向北贯穿全市,年径流量5.46亿立方米。并建有三屯河水库和头屯河水库,库容分别为3500万立方米和750万立方米。 [农业资源] 昌吉市气候属亚欧大陆干旱气候,平均气温7.2度,年平均无霜期170天。由于独特的光热水土条件,该市农产品资源品质较好。番茄原料红色素占8-10毫克/百克,葡萄品质优良,含糖量达18度以上,棉花品质衣分占36-38%,小麦粗蛋白(粗纤维)含量为14%,是最适宜种植番茄、葡萄、小麦的地区之一;生产的各类农作物种子籽粒饱满,发芽势强,“西域牌”种子为全国种子行业名牌产品;西甜瓜品质优良,连续两次获国家农业部颁发的“金瓜奖”;番茄酱、啤酒花出口美国、日本、荷兰、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野生资源] 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众多,数量丰富。野生动物有雪豹、棕熊、羚羊、马鹿、黄牛等上百种珍禽异兽,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12种,二类保护动物有42种。木本植物有云杉、落叶松、山杨、桦树、忍冬、白腊、红柳、梭梭等多种林木;草本植物有苔草、珠芽蓼、鹅冠草、羽衣草、雀麦、羊芽、骆驼刺等;同时还生长着雪莲、贝母、阿魏、麻黄、枸杞、苍耳等一百多种名贵药材。 [矿产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品种有煤、铁、石灰石、天然气、白矾、硫磺、砂金、菱铁矿等。其中煤炭资源最为丰富,质优量大,地质蕴藏量50亿吨,年开采量150万吨。石灰石约2480万吨;天然气探明面积60平方公里。芒硝在北部沙漠地表随处可见,具有很大开采潜力。 [旅游资源] 境内南部山区的广阔草原,茂密松林,连绵群山,奇峰怪石,加之浓郁的哈萨克民族风情,这里是休闲避署,旅游野餐、观光揽胜的理想之地。著明的景点有:硫磺沟、索尔巴斯陶、金涝坝、努尔加大草原、民族风情园、北沙窝旅游度假村等。平原地区有人工建造的青格达湖旅游区,市区内有北公园、南公园、亚中广场等。境内还有唐朝时期修建的昌吉古城,清朝乾隆时期修建的宁边古城及修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的清真寺,清同治元年(1862年)兴建的陕西寺,清光绪八年(1882年)兴建的兰州寺以及开辟百年之久的二六工拱北等古迹及大批出土文物。 地名来历 “昌吉”地名的称呼始于元代。据《新疆图志》载:“侍行纪云:《元地志附录》有仰吉八里……按:仰吉与昌吉音近……蒙语……”以此可知,“昌吉”是由蒙古语“仰吉”转化而来的。 另外,自元代以来,除“仰吉八里”的地名称呼外,史籍中还有“昌八刺”(音读喇)、“彰八里”、“掺八里”、“昌八里”等地名称呼。据我国学者考证,这些称呼其实都是一音多转,或曰一音多译,它们其实都指的是—个地方,而这个地方就在现昌吉市境内。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昌吉”是由“仰吉”转化而来的。 关于此,从清代另一位-萧雄的诗句中亦可得到印证。萧雄在清光绪年间写的《昌吉》诗中有“沿革想从昌八喇”句,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关于“仰吉八里”的含义,据有关史载及专家考证,“仰吉”蒙语意为“场圃”,亦即游牧和种植的园地;而“八里”蒙语意为“城”。这样将两者的意思合起来,“仰吉八里”的意思便是“游牧与种植的园地之城”。根据昌吉这一带建县前曾长期为准噶尔蒙古人的游牧地,而昌吉县城东南面又有古城,所以我们认为这一说法是可信的。 由上可知,古代的昌吉是"游牧与种植的园地",而近代与当代的昌吉也以畜牧与种植园艺业发达著称这一种偶然的巧合吗?它们之间是否有一种历史的脉络相承的关系呢? 当然,在"仰吉"这个词真正转化成汉语的"昌吉"这个词时,人们是否又给它加进了新含意,比如"昌盛吉祥",这完全也是可能与合理的。 城市修建 昌吉城的开始修建是在昌吉建县之前12年的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于第二年(1762年)竣工,当时为昌吉巡检所在地。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昌吉县建立,此城始为县治所在地。 1761年农历十月,由都司永海和革职总兵吴士胜等受命率兵开始修建昌吉城,工期确定为一年,至次年(1762年)农历八月,工程提前两月完工。竣工后的昌吉城周长3里5分,城高1丈5尺;有4座城门,每座城门均有名:东门叫“文同”,西门叫“武定”,南门叫“谐迩”,北门叫“燮(音谢)遐”。 昌吉城建成的消息上报到中央朝廷,同年农历九月,乾隆皇帝亲自为其定名为“宁边”,于是昌吉城便有了名称,是为“宁边城”。一个边远的小城,由皇帝亲自为其定名,足见当时朝廷对国家边务的重视。而“宁边”的意思也是显而易见的,即希望边地安宁。 在昌吉城的修筑过程中,还发生过两件趣事,即筑城的人从5尺深的土中掘出女绣花鞋1只,长3寸许,做工精美,尚未全朽,另外,还掘出有盛满了面的陶罐,其中的面粉还可食用。 清代学者纪昀后采写诗2首,分别记咏其事。 前一首诗是: 筑城掘土土深深,邪许相呼万柞音。 怪事一声齐注目,半钩新月薛花侵。 后一首是: 深深玉质几时藏,出土犹闻饼饵香。 弱水西流宁到此,荒滩那得禹余粮。 纪昀不但饶有兴味地赋诗记载这两件事,而且根据穿绣花鞋与食面粉判断:昌吉之地很早以前就有汉族人居住。我们认为纪昀的这个判断是不无道理的。 关于昌吉城的修建,还有1人需要说明,即我们前面已经提到的负责修建者之一的吴士胜。据史料载,吴土胜是一位建筑师,曾在当时的新疆各地负责修建城池和官署、房屋多处。他原为总兵职,先因事降职,后又因负责建筑有功而受到嘉奖和升迁。 宁边城的维修,见于史载的有两次:一次是在1791年(清乾隆五十六年),是由原任昌吉副将的徐鼎士个人出资捐款进行的;另一次是在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由县驻防抚标左营游击朱正口流失,景象颓败。1876年(清光绪二年),左宗棠兵击败阿古柏侵略者收复昌吉后,经过招集,县城人口有所增加,面貌有所改观,经济也有所恢复。但全县人口己比前减少,据1880年(清光绪六年)统计,全县共有新旧垦户1300户。 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昌吉县在县城内重修县学宫。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农历十二月,昌吉县在县城内重修县衙署,于次年4月完工。 和负责承修,使“城垣规模如旧”。 作为昌吉县城的宁边城,曾经有过兴盛的时期。纪陶曾经赋诗写过昌吉市场卖鱼的热闹景象,《昌吉县乡土志》的作者也曾写过昌吉县城手工特产及贸易等情况。据史料载,昌吉县城繁荣时,全县人口达2768户,9810人。 城市修建但昌吉县城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亦经历战火,受到过毁损,“城垣雄堞坍塌不堪”,以至人世事苍茫,风云变迁。1949年后,昌吉县人口增多,城区扩展,宁边城城墙基及护城河沟上平地盖房,大部被毁。现仅有南城墙东部老粮仓一段仍然留存,已被有关部门保护。 以下地名与昌吉市面积相当:四川资阳云南文山州广南县湖南衡阳衡阳县潮江乡青海玉树州治多县索加乡西藏山南浪卡子县贵州贵阳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河南平顶山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山东泰安辽宁沈阳苏家屯区陈相街道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额尔克哈什哈苏木乡

宁边路办事处
宁边路办事处
延安北路办事处
延安北路办事处
北京南路办事处
北京南路办事处
建国路办事处
建国路办事处
中山路街道
中山路街道
绿洲路街道
绿洲路街道
硫磺沟镇
硫磺沟镇
三工镇
三工镇
榆树沟镇
榆树沟镇
二六工镇
二六工镇
大西渠镇
大西渠镇
六工镇
六工镇
滨湖镇
滨湖镇
佃坝镇
佃坝镇
阿什里哈萨克族乡
阿什里哈萨克族乡
庙尔沟乡
庙尔沟乡
兵团军户农场
兵团军户农场

昌吉市特产列表

老龙河西瓜
老龙河西瓜

老龙河西瓜是新疆昌吉州昌吉市大西渠镇老龙河村的特产。老龙河西瓜体型大,外形主要呈椭圆形,皮薄肉厚、纤维极少、含糖量高、瓜瓤色红、甘甜多汁。老龙河西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昌吉市老龙河种植西... [全部]

黄面
黄面

是经手工拉出凉拌着吃的面,因颜色油亮金黄而得名。在昌吉市、米泉县等地的回族人中间,多有出名的拉黄面师傅,拉出的面细如游丝,柔韧耐嚼。再加上配料精致独到,蒜、醋、辣味俱全,深受群众欢迎。而昌吉市流行的...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