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土县介绍
日土,藏语意为“枪叉支架状山下”。噶厦政府时期,日土县为日土宗。日土宗又分为宗政府和拉让两个机构。宗政府-由噶厦政府从拉萨直接委派。拉让设堪布,由拉萨色拉寺委派。1961年3月设立日土县,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管辖,1978年划归西藏自治区,隶属阿里地区管辖至今。县府驻日土镇。 日土县地处西藏西北部、阿里地区西北部,是我区边境县之一。面积754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6平方公里。草场面积7000万亩,耕地面积0.73万亩。总人口6300余人。辖4个区,12个乡,30个村民委员会。 喀喇昆仑山和冈底斯山支脉横穿全境,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最高海拔为6800米。已知的矿产资源有砂金、铅、铬铁矿、硼砂、食盐等。 日土县属半农半牧县。牧业比重较大,农业生产局限性很大。交通便利。新藏公路贯穿全县,可通狮泉河、日喀则、拉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乡、村都有公路相通。土特产品主要有酥油、皮张、羊毛、牛羊绒、裂腹鱼、斜齿裸鲤鱼等。 自然资源 日土县地貌类型属高原湖盆区,喀喇昆仑崇山峻岭和岗底斯山支脉横穿全境,由于气候干旱,流水作用弱,高原面保存完整,总的地势是南北高,中间低,沿班公错——怒江断裂带形成高原地势最低的巨大集水洼地,在四周山脉之间沿断裂带则为宽谷或串珠状湖盆洼地。 日土县土壤属山地灌丛草原土壤区,主要分布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灌丛草原上,4200—4700米高山草原土比重增大,土壤的发育有落叶灌丛和草本植物参与,A层的灰棕色腐殖质层较显著,厚度较大。但由于冷季长及干旱,微生物活动少,土体中粘粒少,下移不明显,演积B层发育不完全。自B层30—40厘米开始有碳酸钙聚集,土体有较强的石灰反应,并形成钙积层。在洼地土体中,碳酸钙的聚集更加强烈,白色固体的碳酸钙又厚达1—2米,石灰含量在20—30%以上,山地灌丛草原土和高山草原土部分开辟为耕地。 喀喇昆仑山和冈底斯山支脉横穿全境,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最高海拔为6800米。冈底斯山又名“喀拉斯”,海拔6800多米,自古以来是中亚和东南亚各地人们仰慕、朝圣和旅游的圣地,沿着以喀拉斯为中心的朝圣线路,布满了众多历史悠久的文化遗迹,点缀了这座世界级神山。 喀拉斯,天地宇宙所铸就的曼陀罗,雄伟而且壮观,只有你亲眼看见它的时候,才能出现那自然绝对真实的存在。它是自然的曼陀罗,如佛经所说:它非我们凡人的眼睛所能见,它是精神之极地,佛陀也曾预言:“千真万确的喀拉斯,宇宙世界之中的喀拉斯。那里雪花飞舞,那里斑驳陆离,水晶塔一般的峰巅,洁白而又闪烁如‘丹姆雀’(DEMCHOG)的宫殿……那里是深奥的瑜迦之源……奇妙无与伦比,壮丽无与伦比”。 日土县内流的河流多以内陆湖泊为归宿,形成闭合的流域,主要湖泊有班公错等。班公湖位于县城以北约13公里处,东西长约110千米,南北平均宽约4千米,湖水面积604平方千米,其中我国境内为413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241米,最大水深41.3米,在我国境内的蓄水量46.57亿立方米,东段湖水为淡水,矿化度为0.75g/l。班公湖上风光迷人,景色奇丽,历来为探秘旅游者的向往之地。著名的高原鸟岛就在该湖之中,每年5-9月份,班公湖鸟岛成为西藏最佳的观鸟旅游地点,吸引着大量游客特别是外国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日土县地处高原亚寒带季风半干旱气候区,气候具有气压低、辐射强、寒冷干燥、降水稀少等特点。由于本县未设气象观测站,据处于同一气候类型的狮泉河镇提供的气象资料表明:本县年平均气温0.1℃、≥0℃、≥5℃、≥10℃的年积温分别为1533℃、1389℃和1159℃,无霜期95天,年日照时数3370.9小时,日照百分率76%,年降水量73.4mm,年蒸发量2456.3mm,年平均风速3.2m/s。 耕地及作物种植资源 日土县现有耕地面积8614.9亩,其中保灌水浇地3799.6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4.6%;可灌水浇地2630.9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0.9%。 日土县主要种植青稞等农作物,青稞一般为早熟类型品种,全生育期为138天,其特点是生育期较短、耐寒性强、灌浆较快,是海拔42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种植最为广泛的品种。 林业资源 日土县林业资源总面积28916.3公顷,主要有疏林地26.7公顷,灌木林地389.5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3.1公顷,苗圃0.5公顷,宜林荒滩地28466.7公顷。 日土县草地总面积7072.4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8.53%,是发展牧业的主要物质基础;草地可利用面积为5340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75.5%;已利用草场面积5340万亩。 日土县天然草地共分为六类、九亚类、十三组、二十七个型。在各类草地中,以高寒草原类面积最大,占全县草地可利用面积的58.0%;其次是温性荒漠草原类,占全县草地可利用面积的22.4%;第三是温性荒漠,占全县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1.6%;第四是高寒荒漠,占全县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1%;第五是低平地草甸类,占全县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6%;最小的是沼泽类,占全县可利用草地面积的0.1%。 畜种资源 日土县主要饲养牦牛、犏牛、绵羊、山羊、马等牲畜,其中山羊饲养比例较大,白绒山羊是该县的特色资源。我县白绒山羊占西藏山羊总数的3.69%,占羌塘山羊总数的10.86%。我县的白山羊绒是我国最优秀的山羊品种资源,具有品种纯度高、绒细度高、单产高、毛囊密度高、纤维细、绒质优良的特点,历来在国际国内久负盛名,曾先后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金质奖,被称为日土的“软黄金”。 日土县境内生存的野生动植物主要有黑颈鹤、大雁、黄鸭、金丝野牦牛、蟠羊、藏羚羊、黄羊、青羊、野驴、熊等,其中,一些珍稀动物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历史沿革 日土藏语意为“枪叉支架状山下”。据说日土县的小山形状像枪叉支架,故名。 噶厦政府时期,日土县为日土宗。日土宗又分为宗政府和拉让两个机构。宗政府-由噶厦政府从拉萨直接委派。拉让设堪布,由拉萨色拉寺委派。1961年3月设立日土县,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管辖,1978年划归西藏自治区,隶属阿里地区管辖至今。 日土县辖4个区(日土区、日松区、多玛区、热帮区),12个乡,30个村委会。 2000年,日土县辖1个镇、4个乡。总人口7175人,各乡镇人口:日土镇1585多玛乡1063日松乡1765热帮乡1742东汝乡1020(单位:人) 经济概况 日土县位于西藏西北部、阿里地区最北端,东距拉萨1800公里,南距狮泉河镇120公里,北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全县土地面积8.03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以牧为主,兼有农业的半农半牧边境县。 40年来,在中央关怀、河北省对口支援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日土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日土县人口由1985年的4663人增加到目前的8540人,人口总数20年翻了一番;农牧民人均收入由1985年的999.78元增加到2004年的3141.17元。特别是近几年来日土县经济得到了持续、健康、平稳的发展,2004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792万元,比上年增长18.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41.17元;财政收入48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0288万元,同比增长34.8%。白绒山羊:金色的头羊。日土县是藏西北白绒山羊基地之一,出产的克什米尔白山羊绒是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的产品,近几年来,在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该县白绒山羊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是本着把白绒山羊基地的“牌子喊响、品种另类、影响扩大、品质提高”的原则,实施了“普遍养羊、集中养白绒山羊”战略。2004年全县白绒山羊总数达到24.9万只,占牲畜存栏总数的59.3%。 二是采取了以龙头带基地、基地连牧户的举措,确立了以原种场为中心、以乡村选育点为桥梁、以科技示范户为纽带,逐步向农牧区辐射的良种繁育体系,有力地促进了本品种选育进程。2004年,全县白绒山羊个体平均产绒量达到了279.6克,其中一等绒占85%以上。 三是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近几年来,上级加大了对原种场和白绒山羊基地的建设力度,促进了白绒山羊市场的发展。 四是山羊绒深加工的初步尝试成功,探索并实践了一条集龙头带动、主导产业带动于一体的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下的自我发展之路。2003年,尝试性地与内蒙古鄂尔多斯集团合作,利用该县高品质的白山羊绒,结合对方先进的技术,生产的羊绒衫初步投放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与阿里金哈达公司合作,在羊绒深加工上再次取得成功,提高了白山羊绒的附加值。 在国际上享有“纤维宝石”和“软黄金”盛誉的“开司米”山羊绒,其正宗产地是西藏阿里地区的日土县。如今,一个可向世界纺织市场投放大批优质原料的“百万绒山羊基地”在日土建成。 山羊绒早在16世纪便已享誉西欧,而日土县出产的白山羊绒,据国际权威机构认定,已具备“品种纯度最高、绒细度最细、单位面积毛囊密度最大、没有饥饿痕”等四项世界之最,曾荣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以此为原料生产的羊绒制品质地优良,手感细腻,保暖性好,倍受国内外市场青睐和消费者推崇。 据统计,目前日土全县共有白绒山羊25万多只,羊绒年产量在70吨左右,仅每年山羊绒收购,就占全县农牧民现金收入的85%,占据牧业的主导地位。 经过近几年畜群结构调整,日土农牧民饲养白绒山羊的比例增大,山羊绒产量增加,但由于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在逐年减少,绒山羊数量虽有增加,但增产不增收,农牧民的收入也得不到稳定增长。对此,目前在阿里地区负责筹备成立羊绒制品加工企业的原日土县委书记、援藏干部卢瑞卿说:“阿里地区应尽早建立自己的山羊绒加工企业,整合我们的资源优势,将品质最好的山羊绒加工成成品推向市场,这样既可以提高藏族牧民收入,同时也为雪域高原西藏打造出自己的知名品牌”。 班公湖:唱响第三产业的高音在今天的日土,现代商业、旅游、邮电、饮食服务、文化娱乐、IT等旧日土闻所未闻的新兴产业迅猛发展。1989年日土县工商局成立之时,商户不到20家,到2004年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已经发展到218户,从业人员达到336人,注册资金409万元。 日土县依托班公湖和日土岩画这两大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于2002年6月成功地举办了首次班公湖民俗节,在民俗节期间,共接待国内外、区内外游客1012人次,旅游收入7万元。 在班公湖民俗节期间,为发展特色旅游资源,发展民族经济,日土县充分挖掘文化特色,立足实际,投资购进了一套制作风干牛肉的真空包装、烘烤设备,并请专业人员制作仿真岩画作为礼品赠送给来宾,同时进行出售。形成了以旅游产业的兴起带动旅游产品开发,以旅游产品开发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的格局。 教育、金融:发展中并重的砝码1966年,日土县有4所小学,在校生88人,夜校1个,学员73人。日土县现有在校适龄儿童595人,2004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9.9%,在校生巩固率达95%,并投资200万元完成了县完小规划建设项目,进一步增强了县、乡小学师资力量和师资队伍。 截至今年5月底,农行日土县支行各项贷款余额1220万元,其中涉农贷款418万元,扶贫贷款114万元。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每年的畜产品收购期,农行日土县支行都会对畜产品公司投放大量信贷资金,支持企业增利,同时稳定增加两级财政及农牧民现金收入。农行日土县支行自1995年成立以来累计发放畜产品收购贷款9250万元。 精神文明:如同格桑花绽放2002—2004两年间,日土县共产生了80户文明户;培育了一个具有民族风情的民俗村、文明村——日土村,建设了一个小康示范村——乌江村;2000年创办了日土自己的刊物——《日土通讯》,2001年改名《班公湖》后,已成为宣传日土的阵地。 1984年,日土县电视台成立;1985年,日土县建成第一座电影院;1986年,日土县建成第一座电视中转台,实现中央一台和西藏一台的转播;1989年日土县在日松乡建成第一座乡村广播单收站;1994年,日土县投资38万元建成第一座中波转播台;1995年,日土县在乌江建成农牧区第一座调频广播站;2000年2月,日土县有线电视开通,电视频道由2个增加到30个。自国家实施“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2131工程”以来,日土县广播电视事业更加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卫星地面接收站122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65%,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3%,全县安装闭路电视279家。 非公有制经济:2003年以来,阿里地区边境贸易活跃。截至目前,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达3246万元。其中,出口1666万元,产品包括活羊、青稞、盐巴、山羊绒、绢丝等;进口1580万元,包括木碗、木材、食品、粮食、布匹、铝制品和日用百 货等。 行政区划 日土镇总人口1585人,镇政府驻日土村。辖1个居委会、2个村委会:杰果桑;日土村、热角村。 多玛乡总人口1063人,辖2个村委会:多玛村、乌江村。 日松乡总人口1765人,辖3个村委会:德汝村、甲岗村、过巴村。 热帮乡总人口1742人,辖3个村委会:龙门卡村、扎普村、丁则村。 东汝乡总人口1020人,辖3个村委会:阿汝村、松西村、东汝村。 以下地名与日土县面积相当:云南迪庆州德钦县青海果洛州西藏阿里日土县日松乡新疆昌吉州新疆伊犁州伊宁县维吾尔玉其温乡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西藏山南新疆克孜勒苏州青海玉树州治多县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新疆吐鲁番市甘肃省酒泉肃北县
日土县特产列表
-
日土山羊绒
日土山羊绒是西藏阿里日土县的特产。 日土县主要饲养牦牛、犏牛、绵羊、山羊、马等牲畜,其中山羊饲养比例较大,白绒山羊是我县的特色资源。我县白绒山羊占西藏山羊总数的3.69%,占羌塘山羊总数的10.86... [全部]
-
日土白绒山羊
日土白绒山羊是西藏阿里日土县的特产。 西藏自治区日土县热帮乡龙门卡村地属高原湖盆区,喀喇昆仑崇山峻岭和岗底斯山支脉横穿全境,气候干旱,流水作用弱,高原面保存完整。 龙门卡村所在的热帮乡是一个以牧为主...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