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贵州 黔东南州 锦屏县 铜鼓镇 铜鼓村

铜鼓村介绍

铜鼓原叫“虎头寨”,得名传说不一,明洪武三十一年开辟城池,在开掘时在城南冯家井挖出一个长方形的玻璃瓶似镜屏,故而叫“锦屏”。又在城西挖出一面铜鼓(古时一种乐器),因而取名叫“锦屏县铜鼓城”。还有一种传说,铜鼓城外有良田万顷,阡陌纵横,蜿蜒的山坡俨若玉带,环绕着一个似“鼓”形的山包,南门城外金家山的金家洞拱通城内,洞内有天然的群岩溶组合,徐家洞、张家洞、白衣洞均有潺潺的岩溶水往下灌注,发出铿锵悦耳的叮咚声,如古时一种笙乐铜鼓声,因而叫“铜鼓”。铜鼓历史悠久,在古汉为荆州郡,唐设都督府,铜鼓地属亮州,铜鼓设寨。明洪武21年设御千户所,30年改为铜鼓卫,清雍正5年废铜鼓卫置锦屏县,道光12年改县为乡,设县丞。民国元年重设铜鼓县,民国三年县城从铜鼓迁至王寨,故有“老锦屏”之称。铜鼓村系铜鼓镇政府所在地,辖铜鼓、后山、蔡家坪3个自然寨。1953年民主建政时期设铜鼓乡(辖铜鼓、锂鱼塘、马踏石、后山、水冲、高坡、大营冲、山洞、乐安、江口、嫩寨等村寨)。1958年设铜鼓工区,1959年改称管理区(辖铜鼓、岔路、花桥、水冲、乐安生产队)。1961年设铜鼓公社。1984年恢复铜鼓乡人民政府建制(辖铜鼓、乐安、水冲、花桥、嫩寨、岔路、小塘、新寨)。2002年建立铜鼓镇。2010年底,铜鼓村行政区域面积16平方公里,全村有18个村民小组,589户,2570人,耕地面积2347.5亩,人均耕地面积0.63亩,稻田面积1747.5亩,旱地面积600亩。人均纯收入2425元 铜鼓座落在一个巨大的喀斯特台地上,东有大坝为护,南西北三面有群山为屏,城廓若一圆形的“田”字。城内以钟鼓楼为中心,大街呈十字辐射四周,直通城门。东门为“迎晖”,南门为“定边”,西门为“镇静”,北门为“雄武”。东街长二里左右,小坡度缓缓向迎晖门及城外“凤鸣楼”倾斜。沿街左右有巷道垂直延伸,人烟稠密。北南两街各长一里,地势平缓,为连接湘桂的通道。西街短而宽阔,是古时军政中枢机构所在地,衙门前竖有“镇雄坊”,坊上镌刻为“楚西镇雄”四个威严无比的大字。坊两侧石狮一对,石锣两面,今置于铜鼓镇政府大门前。迎晖门向有双峰(凤凰山)耸峙,两相排闼,紧锁城池。定边门向的城内有“江西会馆”和“湖南会馆”。城外右侧有“南泉庵”、“接官亭”、“贞节坊”、“金家洞”、“文笔塔”。镇静门向是古锦屏县县衙之所在。衙门前竖有“镇雄坊”,坊上镌刻有“楚西镇雄”四个威严无比的大字,雄武门向距钟鼓楼约三十丈为“迎官楼”,也称“小鼓楼”、“牌楼”。楼下有大石桥一座,楼前有“文明坊”,横书“北望葵倾”四个大字。城门左侧为“池心亭”,起于赵家园塘之中。右侧是“北极观”,清末锦屏大文人龙绍讷常与友人在此纳凉赋诗。此观之下,有“羊崽洞”,据说为“金家洞”后出口。不远处还有杨泗将军殿,殿内设有牌位和“土地祠”,殿下边有“白衣洞”。城内有淙淙流水飞其下,复而淌出城外浇灌农田。洞侧有“万福寺(又称观音堂)”,寺宇高大,长宽各九丈,建筑精细美观,门联:“此地为避秦桃花流水杳然去,其间堪奉佛清磬红鱼入梦来”。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无异。 村民为刘、曹、徐、苏等16个姓。其中刘姓迁入最早。名胜古迹有凤鸣楼、白云寺、金家洞等。其中金家洞全长约六里,洞门用石料砌成,高六尺。入洞既是一座宽六丈,高一丈八的大厅。洞口有“石梅”一株,枝干苍劲,花朵逼真,碗如丹青高手所绘。稍进有小溪脉,泉水叮咚有声。溪边石柱一根,高六尺,上下大,中间小,呈相连的两个大椎体。右侧峡谷,窄处仅过一人,宽处达两丈余。沿溪上爬三尺,为“千丘田”。稍进有“观音”一座,周围小丘无数,如打谷场的大小谷堆。再上是“仙人塘”,直径三丈,侧边有三根丈余长的巨木架成的塘桥一座,谓之“仙人桥”,洞顶的积水滴入塘中叮咚悦耳,如听仙乐。溪中、塘中产鲇鱼、乌龟等。从“仙人塘”翻上约三丈高的陡壁,一条丈余宽的“大道”直通铜鼓大街下层。从“仙人塘”另一侧爬上一丈左右的石壁后,出现一长三丈余、宽二丈余的平地,中有石圆桌一张,周围石凳八条,桌面上“金杯银盏”、“象牙筷子”、“白玉调羹”罗列有致,俨然“仙人宴饮”之地。石笋林立,钟乳皆然。很有旅游开发价值。 1934年10月19日,贺龙部队的任弼时、肖克、贺子珍率领红军部队从黎平潭溪过中黄、敦寨向铜鼓进发。进入铜鼓南门城外,在乐安屯的旗鼓山(马照子)与企图阻击我军的黔军第十五团碰上,打了一仗,打得黔军大败。红军在铜鼓驻扎了五天,十字街古楼柱子上写有标语:“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我们是工农红军!”、“打倒-反动派!”、“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蒋介石”。1934年10月24日早晨,红军部队离开铜鼓,开向水冲往偶里方向推进。 铜鼓在道光二十三年始建“兴文书院”。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铜鼓设立“中心国民学校”。解放后,建立铜鼓小学。1978年,铜鼓小学附设初中班。1980年撤销铜鼓附中。是年,在铜鼓北门(雄武门)修建铜鼓职业初级中学。近年来,铜鼓职中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连年在全县中考中夺取了“五连冠”。铜鼓村设有卫生室,镇卫生院置村内。铜鼓与周边村寨都有宽阔的便道,处处是大道康庄。 铜鼓地形地貌为丘陵盆地山区,地形起伏不大,地势平坦开阔,河谷盆地相互间错,土壤类型以硅质黄壤土和硅铅质黄壤土及石灰石土为主,铜鼓原叫“虎头寨”,得名传说不一,明洪武三十一年开辟城池,在开掘时在城南冯家井挖出一个长方形的玻璃瓶似镜屏,故而叫“锦屏”。又在城西挖出一面铜鼓(古时一种乐器),因而取名叫“锦屏县铜鼓城”。还有一种传说,铜鼓城外有良田万顷,阡陌纵横,蜿蜒的山坡俨若玉带,环绕着一个似“鼓”形的山包,南门城外金家山的金家洞拱通城内,洞内有天然的群岩溶组合,徐家洞、张家洞、白衣洞均有潺潺的岩溶水往下灌注,发出铿锵悦耳的叮咚声,如古时一种笙乐铜鼓声,因而叫“铜鼓”。铜鼓历史悠久,在古汉为荆州郡,唐设都督府,铜鼓地属亮州,铜鼓设寨。明洪武21年设御千户所,30年改为铜鼓卫,清雍正5年废铜鼓卫置锦屏县,道光12年改县为乡,设县丞。民国元年重设铜鼓县,民国三年县城从铜鼓迁至王寨,故有“老锦屏”之称。铜鼓村系铜鼓镇政府所在地,辖铜鼓、后山、蔡家坪3个自然寨。1953年民主建政时期设铜鼓乡(辖铜鼓、锂鱼塘、马踏石、后山、水冲、高坡、大营冲、山洞、乐安、江口、嫩寨等村寨)。1958年设铜鼓工区,1959年改称管理区(辖铜鼓、岔路、花桥、水冲、乐安生产队)。1961年设铜鼓公社。1984年恢复铜鼓乡人民政府建制(辖铜鼓、乐安、水冲、花桥、嫩寨、岔路、小塘、新寨)。2002年建立铜鼓镇。2010年底,铜鼓村行政区域面积16平方公里,全村有18个村民小组,589户,2570人,耕地面积2347.5亩,人均耕地面积0.63亩,稻田面积1747.5亩,旱地面积600亩。人均纯收入2425元 铜鼓座落在一个巨大的喀斯特台地上,东有大坝为护,南西北三面有群山为屏,城廓若一圆形的“田”字。城内以钟鼓楼为中心,大街呈十字辐射四周,直通城门。东门为“迎晖”,南门为“定边”,西门为“镇静”,北门为“雄武”。东街长二里左右,小坡度缓缓向迎晖门及城外“凤鸣楼”倾斜。沿街左右有巷道垂直延伸,人烟稠密。北南两街各长一里,地势平缓,为连接湘桂的通道。西街短而宽阔,是古时军政中枢机构所在地,衙门前竖有“镇雄坊”,坊上镌刻为“楚西镇雄”四个威严无比的大字。坊两侧石狮一对,石锣两面,今置于铜鼓镇政府大门前。迎晖门向有双峰(凤凰山)耸峙,两相排闼,紧锁城池。定边门向的城内有“江西会馆”和“湖南会馆”。城外右侧有“南泉庵”、“接官亭”、“贞节坊”、“金家洞”、“文笔塔”。镇静门向是古锦屏县县衙之所在。衙门前竖有“镇雄坊”,坊上镌刻有“楚西镇雄”四个威严无比的大字,雄武门向距钟鼓楼约三十丈为“迎官楼”,也称“小鼓楼”、“牌楼”。楼下有大石桥一座,楼前有“文明坊”,横书“北望葵倾”四个大字。城门左侧为“池心亭”,起于赵家园塘之中。右侧是“北极观”,清末锦屏大文人龙绍讷常与友人在此纳凉赋诗。此观之下,有“羊崽洞”,据说为“金家洞”后出口。不远处还有杨泗将军殿,殿内设有牌位和“土地祠”,殿下边有“白衣洞”。城内有淙淙流水飞其下,复而淌出城外浇灌农田。洞侧有“万福寺(又称观音堂)”,寺宇高大,长宽各九丈,建筑精细美观,门联:“此地为避秦桃花流水杳然去,其间堪奉佛清磬红鱼入梦来”。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无异。 村民为刘、曹、徐、苏等16个姓。其中刘姓迁入最早。名胜古迹有凤鸣楼、白云寺、金家洞等。其中金家洞全长约六里,洞门用石料砌成,高六尺。入洞既是一座宽六丈,高一丈八的大厅。洞口有“石梅”一株,枝干苍劲,花朵逼真,碗如丹青高手所绘。稍进有小溪脉,泉水叮咚有声。溪边石柱一根,高六尺,上下大,中间小,呈相连的两个大椎体。右侧峡谷,窄处仅过一人,宽处达两丈余。沿溪上爬三尺,为“千丘田”。稍进有“观音”一座,周围小丘无数,如打谷场的大小谷堆。再上是“仙人塘”,直径三丈,侧边有三根丈余长的巨木架成的塘桥一座,谓之“仙人桥”,洞顶的积水滴入塘中叮咚悦耳,如听仙乐。溪中、塘中产鲇鱼、乌龟等。从“仙人塘”翻上约三丈高的陡壁,一条丈余宽的“大道”直通铜鼓大街下层。从“仙人塘”另一侧爬上一丈左右的石壁后,出现一长三丈余、宽二丈余的平地,中有石圆桌一张,周围石凳八条,桌面上“金杯银盏”、“象牙筷子”、“白玉调羹”罗列有致,俨然“仙人宴饮”之地。石笋林立,钟乳皆然。很有旅游开发价值。 1934年10月19日,贺龙部队的任弼时、肖克、贺子珍率领红军部队从黎平潭溪过中黄、敦寨向铜鼓进发。进入铜鼓南门城外,在乐安屯的旗鼓山(马照子)与企图阻击我军的黔军第十五团碰上,打了一仗,打得黔军大败。红军在铜鼓驻扎了五天,十字街古楼柱子上写有标语:“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我们是工农红军!”、“打倒-反动派!”、“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蒋介石”。1934年10月24日早晨,红军部队离开铜鼓,开向水冲往偶里方向推进。 铜鼓在道光二十三年始建“兴文书院”。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铜鼓设立“中心国民学校”。解放后,建立铜鼓小学。1978年,铜鼓小学附设初中班。1980年撤销铜鼓附中。是年,在铜鼓北门(雄武门)修建铜鼓职业初级中学。近年来,铜鼓职中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连年在全县中考中夺取了“五连冠”。铜鼓村设有卫生室,镇卫生院置村内。铜鼓与周边村寨都有宽阔的便道,处处是大道康庄。 铜鼓地形地貌为丘陵盆地山区,地形起伏不大,地势平坦开阔,河谷盆地相互间错,土壤类型以硅质黄壤土和硅铅质黄壤土及石灰石土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7摄氏度,无霜期320天,年平均降雨量130毫米,最高气温38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4摄氏度,全年日照时数为1086小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盛产稻谷、太子参、苞谷、高粱、小麦、洋芋、油菜、红苕,为全镇产粮区之一。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盛产稻谷、大豆、苞谷、高粱、小麦、洋芋、油菜、红苕,为全镇产粮区之一。 还有6个地名与铜鼓村同名:贵州铜仁市沿河县淇滩镇铜鼓村贵州黔南州独山县麻万镇铜鼓村四川成都蒲江县西来镇铜鼓村贵州黔西南州兴仁县屯脚镇铜鼓村贵州毕节市黔西县钟山乡铜鼓村广东江门市台山市赤溪镇铜鼓村

铜鼓村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