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河南 洛阳 汝阳县 刘店镇 岘山村

岘山村介绍

岘山村位于刘店乡东南方4公里的岘山脚下,东临汝州安沟,南靠岘山佛爷洞岭,西接邢坪村,北依油坊村。全村总面积9.76平方公里,耕地2667.5亩,林地1264.4亩,村庄占地518.1亩。辖长树湾、石桥、南窑、柳树下、谷庄、下河、土门沟、东坡、和尚庄、皂角树、赵庄、西庄、宋家村、陈崖顶、侯家村、张家村、李家村、李家上沟、老泉源19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480户、2456口人。岘山村因是佛教重要发源地岘山寺所在地,自古沿用岘山村名近2000年历史。 据现有大量石刻文件记载,佛教传入中国后,即在岘山村石桥组河北凤凰台上兴建土坨寺,在凤凰台下扩建岘山禅院,距今在1800多年。不少佛家弟子的父母因牵挂自己的亲人到此探亲,并在这里落户,董姓、赵姓、张姓、郝姓、王姓、黄姓、申姓大都是四面八方迁来的与僧人有联系的家庭。岘山寺兴盛时僧众800多人,其父母乡亲尾随而来的也有400多人。 明朝末年,岘山寺僧众因与李自成作对,被闯王杀烧,加上其亲属也被株连,岘山寺沟上下没有留下多少原住民,现有的张、王、李、黄、申、宋、吴、翟、刘、郝、马、穆、谷、鲁、崔、焦、耿、侯、樊等姓,大都是从-县迁移来的。 岘山寺与太子碑的传说: 在魏晋南北朝佛教传入今汝阳境时首选岘山北麓创建头陀寺(后名岘山寺),到北齐天宝年间已具相当规模,数百年后,到唐朝末年,在黄巢农民大起义的打击下,唐朝终被朱温所代,在我国北方又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而在南方则同期有十个割据政权,合称“五代十国”。中国又一次陷入战乱之中。身处乱世的人们在迷茫无助中苦苦挣扎,佛教信仰成了当时很多人们无奈的精神寄托。当时,岘山寺就以其显赫的名声和宏大的形势引发了一段皇太子皈依佛门留箴言的传奇故事。 原来,叛将朱温篡唐称帝后,改国号为梁,定都洛阳,史称后梁。但当时很多割据地方的原唐朝藩将并不归附朱温,而是纷纷以讨贼复唐为口号,兴兵伐梁,一时战火纷飞,其中尤以割据山西的晋王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反对最烈,屡与后梁血战。李克用死后,李存勖继承父志,奋发作为,开创了来灭梁建唐的伟业。相传,李存勖为报父仇,灭掉朱梁,南征北战,因携子不便,遂将幼子寄于岘山寺托付于方丈收养,同时约定若成大业,领子还朝,若战败身亡,全找于斯。并题诗一首。多年后,李存勖终成大业,灭梁称帝,是为唐庄宗,后派一大臣前来请太子还朝,但太子在岘山寺中长大成人,深受禅宗净土影响,早已看破红尘,决意行作沙门,常住静土,心神安宁,遂忤逆父命,留寺不归,并亲书一短文托来人送与父王:“凡使俾仆,目际耳畔,先念饥寒,后存使。得实则留,可疑则换,莫使鞭打,免生祸患,迩子迩孙,康寿延算”。庄宗闻听无奈之下,遂敕封头陀寺为天寿寺,以示尊荣,寺东所对之山也因此留下封子山(又名太子山)。 建国前,岘山村经济非常不景气。除了寺庙香会有点小商贸外,没有其它任何工商业,粮食根本不够人民吃用,林果业、畜牧业只是零星存在,土地掌握在地主富户手中,交通条件极差。建国后,岘山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发扬愚公移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立足本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六七十年代,兴修水利建成了青山水库存东干渠,扩了坡改梯工程。为克服“犁种收打整年忙,里里外外一把粮”的局面,党支部根据岘山地多荒山多的特点,在洛阳地委的支持下,栽植速生杨,使岘山村经济发生了质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岘山人民响应党的号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岘山村以其固有的地域优势,发展农业、林果业,加上养殖业,粮食产量不断提高,林木材每年有近6000万方往外发出,林果产品也有数万斤外销。二沟四岸的速生杨,近200亩果园已成为岘山村的绿色银行和生态屏障。 岘山村利用自筹资金和国家补贴修通村道水泥路,使农网改造低压电通到户,民政厅扶持和募捐建起村小学校楼房两座,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2014年在国家教育部门帮助下,又建起了学生食堂300余平方米。 人民生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吃穿住行比建国初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今日岘山村二层楼随处可见,手机、摩托车已不再是人们的新时尚。 岘山村两面环山,一面靠坡,面向刘店小平原,境内有2000多年前的佛教发源地岘山乾明寺、岘山禅院、七十二座塔林和石桥等文物石碑,虽然受到毁坏,仍有待人们开发。2014年在岘山村民谷书占、谷书现、谷保家等村民的倡议下重修药王庙,即将竣工。 信息来源:汝阳县刘店镇人民政府

岘山村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