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山东 莱芜 钢城区 辛庄镇 杨家横村

杨家横村介绍

杨家横村位于莱城东北18公里处,盘龙河上游,北临杨家横水库,西接苗山镇,东靠老婆寨,南面是上三山村。地处山区,耕地面积1407亩,420余户,人口1299人。 据杨氏墓碑记载,元代元统年间,杨姓由河北省迁此建村:为求兴盛,以“横”示好,取名为杨家横村。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勺山保•杨家横”。清朝时属勺山保;杨家横村1940年为莱芜县十区黄土乡;1941年为莱芜九区;建国前后为八区;1958年10月至1984年为辛庄公社所辖;1984年至1985年10月为辛庄办事处所辖;1985年11月至今为辛庄镇所辖。杨家横村共有10余姓,除亓、尚、吕三大姓氏外,其余段、宋、王、魏、曲、徐、张等姓氏人口较少,但能和睦相处,从无姓氏隔阂,以大欺小之现象。 杨家横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勤劳质朴的村风.不论在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时期,都为党为民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历史上有杨家横三次战斗。 1940年5月19日,驻博山、淄川、莱芜的日伪军700余人进犯常庄、文字县一带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在司令员廖容标、政治委员胡奇才率领下,节节抵抗,诱敌深入至杨家横伏击圈,发起围歼战斗。从下午7时至翌日拂晓,歼灭日伪军300余人,缴获迫击炮2门,重机枪1挺,轻机枪10挺,掷弹筒8具,步枪100余支,残敌逃回博山。 1940年11月4日,一旅二团突袭在辛庄“联欢”的日伪和阎团(原吴化文部)。次日晨,敌为报复和打通莱(芜)鲁(村)公路,出动500余人向杨家横进犯。我军在岔道、三山村一带阻击,先后打退该敌及莱城援敌300余人的多次冲锋,至晚敌人撤退,共计毙伤敌伪180余,我部伤亡40余,一营教导员钟鸣,连长陈永源壮烈牺牲。此战习称“第二次杨家横战斗”。 1941年1月1日,博山日伪500余窜至莱东常庄一带,妄图破坏我军某兵工厂。在杨家横等村群众协助下,兵工厂安全转移,敌恼羞成怒,残杀无辜群众数十人,烧毁民房数百间,掳走数百青壮年、妇女及大批牲畜财物。一旅二团一部在杨家横村南三山一带截击,大量杀伤敌人,将群众及牲畜大部夺回,敌在飞机掩护下逃回博山。此役即“三山战斗”,亦称“第三次杨家横战斗”。在战斗中,杨家横村民做军鞋、送军粮、运弹药、抬担架,为配合部队作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拥军支前模范村。 杨家横村文化发达,本村剧团由来已久,剧团始于抗战之前,由段奉远、吕宗元等演“撮头戏”(即木偶戏)。段奉友虽为老农,但记忆惊人,过目不忘,通过看大戏班演出,能熟记20多台大戏,到1947年至1950年,由木偶戏转为台戏,1952年正式成立杨家横乡村剧团,亓文明任第一任团长。主要演员为段奉友、亓叔文、吕宗元、吕金聚、亓文明等。1953年村剧团请来了莱芜梆子郝北松老师当导演。这时的戏迷们谁学戏谁管老师饭。鼎盛时,人不用叫,自己吃了饭就来这里排戏试演,逐步形成了月台戏,莱芜县戏剧比赛曾获二等奖。“文革”前,1964年前后,剧团添置许多新服装道具,演职员达到四五十人,所演古装戏《长坂坡》、《两郎山》、《小姑贤》等非常叫好,城东四十里远近闻名。至今不断吸纳新演员,每逢新年春节和重大节日坚持演出,既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又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力量。 解放前,人们受兵、匪与自然灾害的侵扰,苦不堪言。据80多岁的老人讲,20世纪20、30年代,有几次遭沂水的刘黑七部抢劫,勇敢的村民在双泉寨用五子炮予以打击,但难逃劫难。战争年代兵荒马乱、生产停滞,衣食无着,一遇洪水,直冲东西两岸,加上杨家横荒山面积大,沙地多,肥沃土地甚少,旱涝年景,只好奔走他乡,要饭糊口。据统计,本村十姓中有30多人外出讨生,下蒙阴、闯关东者十几人,饿死多人,当时流传道:“徐家店子开店的,蔡店捻线的,杨家横的要饭的”。从建国后至80年代初的几十年中,村民吃国家返销粮几十万斤。 解放后,特别是国家修建杨家横水库灌区以来,历届党支部带领全村艰苦奋斗,日子越过越好。亓文俊任村支书近30年来,带领全村改天换地,旧貌变新颜。在铁路、水库大量占用土地的情况下,村两委先从农田基本建设开始,趁辛大铁路竣工时,于1973年至1974年将村庄由路东搬迁到双泉寨前怀,腾出河滩造地50亩;1975年至1976年缩河造地100亩;1977年至1978年,村两委率领村民垒河堰3000米;1978至1988年专业队造地(九子峪)2亩,专搞玉米配种,有了良田,粮食亩产由解放前的一二百斤增至七八百斤。 1975至1976年修建村东水渠2000米,浇地200亩,修渡槽120米。1977年干群齐努力,修建南封山水渠500米,灌溉良田100亩;1978年在村北垒渠道100米,浇地50亩;1975年至1988年在东平子、黑峪打小塘坝各一座,蓄水1万立方米。并在村南建大桥一座,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1989年至1990年在村东打了5米深的大口井一眼,并配管道570米,解决了人畜用水问题,村南再打大口井一眼。2000年干群齐动手,加固河堤3000米。 道路通、百业兴。自1996年至1999年修西山至西南岭生产路1500米,紧接着修东平子至-石子生产路,从1985年至1986年修南北村路300米,1994年修村内西台子路300米,1999年至2002年村内硬化东西路100米,村内改河修东西路300米,砌石堰铺路面300米。交通工具逐年增加,全村三轮车已达100多辆。整个村庄畅通无阻,车辆川流不息。1984年至1985年发动专业队上山造林,现在的龙王山、南窑子山,郁郁葱葱,沿河两岸一排排白杨树挺拔耸立,一派生机。杨家横小学20世纪50年代初建在村中破庙内,现在的学校环境优雅宽敞明亮,教学设施、配套齐全,虽经时事变迁,但从70年代至今一直保持着完全小学建制,自建国后至今共培养大中专毕业生57人。魏小明是村里第一个博士生。 每年春、夏、秋,游人如织,从博山、莱芜、莱钢等来此垂钓者多达百余人。 现在的杨家横村,人们正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朝着更加富裕文明的美好明天快速前进。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杨家横村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