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当峪村介绍
东当峪村位于莱城东南15公里、颜庄镇西8公里处。西南是中当峪村,西北是木头山村,东是北官庄村。现有258户,758口人,人均耕地300平方米。 明朝洪武年间,朱姓迁此建村,起名朱全庄。因四面环山,林木茂密,无路通过,曾名挡峪,后谐音为当峪。因三村重名,该村居东,故名东当峪。村中现有李、王、董、黄、段、尚、刘、冯、张9姓,李姓居多,族姓之间不分众寡、贫富,团结友善,和睦相处。 民国初,属红埠岭乡辖;1956年归澜头乡;1958年归颜庄人民公社;1984年归颜庄办事处;1985年至今隶属颜庄镇。 要想富,先修路。为了发展经济,村民自愿出工,放炮凿石,兴修机动车路3条。1976年与西当峪通车,1980年与木头山村通车,1981年与状元沟通车。1995年颜庄镇人民政府组织修筑颜当沥青路至村东首。日前村民的运输工具有拖拉机18辆,三轮车5辆,汽车两部,出租车3辆,摩托车56辆。 1958年以前,东当峪村属严重缺水村。人畜用水要到澜头、柳桥峪、白马峪、西当峪去挑。如遇大旱,缺水甚于缺粮,村民惜水如油,视水如命。村民先后人工打井4眼,水量均小。1968年,在时任书记李顺实的带领下,全体村民齐上阵,建起了一个长20米、宽13米、深7米的地下储水池,把夏天的泉水储存起来,供牲畜用水和灌溉附近农田。1970年在上级支援下,在村西古井南钻深井一眼,结束了出村打水的历史。1973年至1975年村民挖大口井一眼,在村南修长100米、高7米的扬水站一座,修水渠500米,原想用于灌溉农田,由于水源有限,不能用。后来扬水站倒塌,水渠被毁。1994年村民集资在村东钻深井一眼。1999年5月1日村民吃上自来水。2000年在南山脚下修水池一座,铺设管道600米,为改变村民的种植结构打下了基础。 1979年开始,村中先后办起经销点、理发店、羊汤馆、弹花坊、磨面坊、馍馍坊、农副产品购销点、服装裁剪、机电焊接、屠宰点、水泥制品厂、空心砖厂。季节性家庭副业有粽子、元宵。1995年,村民开山凿石,先后建起四座石子厂,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成为村民的经济支柱。村里的能人李福全于1993年组建建筑公司,李福新自1996年在外地承包工程。他们每年安排100多剩余劳动力,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 东当峪村虽处山区,但兴办文化教育事业较早。1931年村中办起私塾,后改名民众学校,聘任李仁为教书先生,两年后中断。1957年在村西拆掉牛棚盖起四间教室、一间办公室,结束了出庄上学的历史。1984年6月由东、中、西三当峪在村南建起当峪联小,容纳三当峪、木头山、邱家屋的学生。1997年西当峪村民张汉仁捐资修建了自来水塔,彻底解决了学校用水问题。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2000年钢城区人民政府审批该校为区级规范化学校。自1979年恢复高考制度到2002年,村里共考取了22名大中专学生。 1975年阴历七月十五日村中通电。截止2002年,家家都有电视机,其中彩电占60%;有40%的户买上了VCD;村中安装电话117部。 东当峪村民自古就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时期,李夫臣、王玉杰英勇牺牲,解放战争时期,李朴实、李天成为国捐躯。今天的东当峪村人,正发扬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精神,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