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马泉村介绍
中马泉村位于莱城东南27公里处。东邻东马泉村,西靠西马泉村,南面隔山与白冶子村相接,北面是连绵的群山。2002年全村总户数117户,392口人,均系汉族,耕地面积500亩。 据《中国村庄志》记载,中马泉原名下马泉,据说西汉末年刘秀被王莽的42万大军由西追至棋山,他上马的地方叫上马泉,下马的地方叫下马泉,饮马的地方叫饮马泉,后来人们根据三村地理位置,将村名演义成西马泉、中马泉、东马泉。明朝弘治18年(1505年)刘姓由茶峪子村迁此建村,沿称中马泉。 清末民初,莱芜县划为十区,中马泉属颜庄区管辖;1941年4月划归新甫县;1945年又回归莱芜县,仍属颜庄区管辖;1951年改称第七区;1955年称颜庄区;1958年3月撤区并乡,颜庄区划分为颜庄乡和郑王庄乡,该村属郑王庄乡;1958年10月郑王庄乡改为郑王庄人民公社;1959年2月,郑王庄、颜庄两个公社合并为颜庄人民公社,该村归颜庄公社管辖;1984年4月属颜庄办事处;1985年10月,撤处并乡设立里辛乡;1995年里辛乡改为里辛镇,中马泉隶属里辛镇管辖至今。 抗日战争时期,段登合、-祥等人组成抗日游击队,进行抗日活动。大动参时,村中先后有十几人奔赴战场,其中有3人为国捐躯,被追认为烈士。 中马泉村人艰苦创业,民风淳朴。村民多勤于耕作,亦不乏经商致富的精明人和能工巧匠。解放前后村中有杂货店、馍馍坊、烧饼坊几家作坊。马泉西瓜、香椿、柿子等土特产品在周围集市上颇有盛名。马泉地处青石山和汶河的源头,水好,土质好,种出的西瓜沙瓤,甘甜。香椿色红,有独特的香味,外地人知道马泉椿芽好,就移栽到别村去种,但味道就不行。柿子品种多,个大糖分多,大的用来加工柿饼,酿柿子酒味道更是醇香。 1947年,-重点进攻山东,-一个师的部队进驻中马泉,抢粮食、杀耕牛、辱妇女,无恶不作。其中有一妇女不忍其辱,被-兵用手枪打死。村民们对-反动派恨之入骨。 中马泉村历经沧桑,直至解放后,在0的领导下,村民们才安居乐业。1954年十几户村民组织成立农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孔,社长李淑人,按“地四劳六”分配。1956年,全村进入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72年中马泉村开始“农业学大寨”移河造田,村前现在的几块大地都是那时整垫的,并打机井3眼,改变了本村的生产生活条件。1984年全村在党支部书记魏之业和村长李祥笃的领导下,根据荒山荒滩面积大的实际,以发展林业生产为突破口,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实干加巧干,念活“山”字经。从那年春天开始,先后投工10万多个,多方筹集资金3万余元,栽植各类经济树木10多万株。5年累计造林1200亩,人均造林4亩,植树300株。如今全村每年产优质苹果20几万斤,再加上葡萄、柿子等,总收入20多万元。接下来,村委支部一班人,又发动群众修盘山路。村民尝到了甜头,干劲倍增,仅两个月时间,两条10华里长的盘山公路就修好了。往日连行人都难爬的陈家山,如今汽车、拖拉机都可开到山顶。山顶的青石板是上等的建筑材料,村民在农闲季节纷纷上山开采。刘念忠等人买了拖拉机运石料,每年收入达5000多元。 1997年前,全村人吃水靠的村南的一条小溪,一遇到干旱季节人畜用水就极为紧张,吃水难已困扰村民整一个世纪。伴随着全镇吃水工程的开始,在党支部书记李全笃的带领下,村两委一班人把解决村民吃水问题当作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头等大事来抓。他们上泰安、去莱芜请水利专家勘查水源,走遍了中马泉的沟沟壑壑,最终在村东南勘查到一处水源。多方筹集资金打井一眼,修水池一个,又一鼓作气搞了吃水配套工程,让中马泉人终于吃上了自来水,结束了祖祖辈辈吃水难的历史。 中马泉人崇尚教育,1958年在该村由东、西、中三马泉建小学一处,1963年迁至范家楼北新建小学,1984年发洪水把学校冲坏。1986年,由东、西、中三个马泉和东峪村在西马泉村又新建小学一处至今,占地4400平方米,教室、办公室共22间,多年被评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现有学生100人,一至五年级共五个班。其间还在西马泉村建立了棋山中学,培养了两届毕业生,后合入棋山中学。 要想富先修路。到过中马泉的人都会夸赞从杨家楼到中马泉的路真好走,这主要归功于里辛镇人民政府。1999年,镇政府决定修杨马路(杨家楼到马泉),为民办实事。修这条路主要占中马泉村的土地,当时有些村民怕占耕地不愿意修,镇领导和村支书李祥笃对群众说服动员,做通了群众的思想工作,带领村民积极投工、投资,筑路基、铺地瓜石、出边沟,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同邻村密切合作,奋战两个多月,一条宽畅平坦的柏油路竣工了,并开通了从马泉到莱城的客车。村南一条小河,是汶河的主要源头,每到雨季,河水泛滥,阻挡着去南山的通道,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是村里几代人的一块心病。2002年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克服种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动用土石方200多方,水泥25吨,投资2.4万元,奋战80多个日夜,在汛期来临前,建成一座长8米、宽4米的便民桥,解决了几代人的梦想。 中马泉村是有名的瓜果之乡,十几年来,村民靠瓜果强了村、富了民。解放前,全村只有一间瓦房,现在全村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瓦房。2002年底,全村电话普及率达到60%,有彩电、VCD的占90%,机动三轮车40余辆,家家用上磨糊机,人均收入近3000元。 中马泉村被誉为长寿村,现在最高龄的老人刘训功已95岁,耳不聋,眼不花,还能挑100多斤的担子,身体十分健壮。全村90岁以上的老人3人,70岁以上的近40人。该村空气新鲜,水质好,清澈甘洌,无污染,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含有丰富的钙,长喝马泉水,青年人长高个,老年人不缺钙,这可能就是村民们长寿的原因吧。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