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山东 莱芜 莱城区 大王庄镇 炉厂子村

炉厂子村介绍

炉厂子村隶属莱城区大王庄镇,地处大王庄镇北部,距莱城约29公里,距镇政府驻地约5公里。炉厂子村共有耕地258亩,4000亩山场,171户,507口人。东面、北面紧靠老虎岭,南接高家庄,西临枣(园)徐(州)公路。 据《李氏谱》记载,明朝末年李姓由寨里镇枯河村迁此建村。相传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曾在此建炉冶铁,铸造兵器,众称此地为炉厂子,借以名村。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旧寨保•炉厂子”。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记载:“岭前乡•炉厂子”。 1941年5月,炉厂子隶属莱北县香山区;1958年3月撤区并乡,炉厂子隶属大王庄乡; 1958年10月,属大王庄公社;1984年3月,属大王庄办事处;1985年10月,撤销大王庄办事处建立大王庄镇,炉厂子隶属大王庄镇。 炉厂子村地处山区,是大王庄河的发源地。山上层峦叠嶂,绿树丛生。老虎岭原名“狼虎岭”,原来常有狼、虎出没。村南的黄巢崮高耸入云,山势险恶。传说当年黄巢曾在此安营扎寨,现在上面还留有一旗杆窝子。村东北有条沟叫黄窑沟,因过去有人曾在此烧窑囚木炭而得名。沟内有一洞,据老人讲这是老虎窝子,村南有船道,村西有金马岭等古迹。炉厂子一年四季都风光秀丽,景色迷人。 炉厂子村的小米和柴鸡远近有名。山上还盛产石英、长石,是制造陶瓷的重要原料,近几年,大力开采,受益匪浅。 炉厂子村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香山区中队四大队就驻扎在此。1942年,鬼子在大王庄安据点后,对炉厂子进行了疯狂的扫荡,打死村民朱尔章,抢走了大量牛羊、粮食。敌人的暴行激起人们的强烈-,炉厂子的有志青年纷纷参军,保家卫国。其中朱司田1942年牺牲在沂水沙土集战斗中,朱尔所牺牲在蒙阴,他们是炉厂子村的光荣和骄傲。 解放后,炉厂子人民团结互助,共建美好家园。1947年村里进行了土改,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加入人民公社。 改革开放以后,炉厂子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使原来的薄地变成了聚宝盆。精明的炉厂子人民,利用紧靠公路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群众的生活由温饱型向富裕型发展前进。 炉厂子村自古有热爱文艺的传统。50年代在炉厂子村成立了高跷队,逢年过节踩高跷队员身着盛装,踩着高跷到各村巡回演出,受到群众的欢迎。这种活动一直持续到0之前。 炉厂子村十分重视文化教育。解放初,村里就借用村民朱茂新的两间南屋成立了小学。1955年,正式成立小学,借用朱玉坤的两间房子当教室。1956年在村北建起3间教室的小学,1973年又扩建了3间,成为一至四年级的4个班的正规小学。1982年,村里投资4万元,盖起13间教室,可容一至五年级5个班。1995年,根据上级要求,高家庄、豆腐石的小学合到炉厂子小学,成为联小。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朱司美于1985年考入烟台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本科大学生。至今共有4名本科大学生。有不少有志之士,奋斗在祖国的不同岗位上,现任济南军区边防检查总队副团长的朱应平就是其中之一。 炉厂子村,非常重视改善生产条件,1969年修了河北沿水库;1974年,投资2万元,人工l万个,修建了蓄水10万方的牛栏沟水库,1976年到1978年的3年时间,投资10万元,人工8万多个,在村北建起了罗河沿水库,蓄水35万方。村里还先后修起5道拦河截流。这些水利设施,大大改善了生产条件。从1979年开始,村委们又带领群众开山炸石,修起了8华里的生产路,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现在,村里已发展生姜80多亩。 1979年,村里投资l万元,投工3000个,修起了30米长的三孔拱桥,方便了群众的交通。1977年搞村庄规划,通了大街,2001年全部用水泥硬化。1980年村里通了电,1996年村民吃上了自来水,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全村共有机动车20多辆,电话60多部,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村民朱从贵盖起村里的第一幢二层小楼后,群众又先后盖起两幢小楼,给山村增光不少。 今天,炉厂子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为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而辛勤劳动。

炉厂子村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