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山东 莱芜 莱城区 高庄街道 冢子村

冢子村介绍

冢子村位于莱城南6公里,办事处驻地南10公里处,属丘陵地带。该村东与槲林前一河之隔,西是羊庄,北与尧王村接壤,南面是劝礼村。有210户,640口人。 冢子村名的来历有几种说法,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冢子建在一座大的土丘上。根据《毕氏族谱》记载:清嘉庆年间,槲林前村毕强、毕成生叔侄俩进冢子建村。冢子在未建村之前,有大批的土地是槲林前毕氏家族的,因为村庄与土地之间相隔汶南河,因此,夏秋二季庄稼收获极为不便。为了便于耕种毕氏家族便有毕强、毕成生叔侄二人迁此居住,把房屋建在一座南北长80米,东西宽60米的土丘上,因为土丘形似坟冢,故名冢子。随着人口的增加,村庄的扩大,从冢子顶端往四周扩展,目前冢子的外貌已被村庄所覆盖。在冢子的顶部,旧时富宅大院已成断壁残垣无人居住,一株树围约50厘米的杏树成为冢子顶的标志。冢子村为何在四周极为平坦的土地上凸起一座土丘,是原有地质变化形成?还是人为的堆筑,或是一座古墓?如今仍是不解之迷。 《卖修莱城县志》载:“汶南保·冢子”。1941年5月至1945年10月,莱芜划分为三县,冢子隶属新甫县汶南区;1958年隶属高庄人民公社;1960年4月撤销高庄人民公社时,冢子划给了牛泉人民公社;1964年5月高庄人民公社重新恢复,冢子村又回到了高庄人民公社;2001年高庄街道办事处成立,冢子仍属高庄街道办事处管辖。冢子村过去有毕、亓、何、石、刘、赵、杨七姓村民在此居住,毕、亓迁至较早,两姓人口居多。村民不分人口众寡,贫富贵贱,世代和睦相处。 冢子村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祖祖辈辈靠种地养活自己。解放前,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95%的村民吃不饱、穿不暖,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靠给地主富农扛活维持生活。有的也做点小本生意,20世纪40年代村民毕文吉、毕桂德有酿酒作坊,以柿子、酸枣为原料酿制小径酒。毕奎山开着油坊兼营酒店、烟丝生意。开药铺的是毕冠先,中医内科,在当地小有名气。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村民的生活才逐步得到改善。1952年村里成立了互助组,1955年冢子村成立了“七.一”农业生产合作社,110户村民全部入社,社长毕三德。当时冢子耕地面积670亩。1958年槲林煤矿建矿占地60亩。主要的农作物以地瓜、小麦、玉米为主,兼种大豆、高粱等小杂粮。 冢子村为提高粮食产量,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搞水利建设,由于地质原因冢子村地下水匮乏,加之槲林煤矿采矿地下水位下降,更没有打深井的奢望。冢子村过去浇地用井共有13眼小土井,天旱干枯。村中吃水井1眼,由于受槲林煤矿排放污水污染现在已弃之停用,村民饮水主要由槲林煤矿供应至村中各个水池,为了改善农作物水浇条件,1970年冢子村曾在离村2华里的尧王河挖大口井,并修了300米长扬水站,在村西岭建2000立方米的大水池,利用尧王河水南调,村北庄稼基本得到灌溉。村南利用槲林煤矿排出的废水整个庄稼都能浇水。自槲林煤矿与梨沟煤矿合并后,废水提升由原来槲林煤矿东井改道西井,冢子自流灌溉已成历史。2002年庄稼、蔬菜虽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但在新一届村两委的带领下,村民在村北修建了蓄水池,村西修建了拦水坝并修复了废弃的提水设施,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冢子村除种植小麦、玉米外,还种植部分生姜,其种植历史源远流长。 冢子村地质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地下煤炭储量丰富,有煤6-19层可供开采。地上裸露的除粘土、砂岩外,还有储量丰富的铝土(俗称桃花石、焦宝石)可供开发利用。在冢子村建井采煤的历史很长,明、清两代就有,但无记载。20世纪30年代村民自发组织打窑挖煤,俗称份子窑、银两窑。冬春两季开工,夏秋雨水过大歇业,人股分红。冢子村曾在橡子林(槲林煤矿以东地带)、闺女子林等多处地方打窑,最有名气的是“义盛窑”,坡草洼亓呈瑞家(旧时地主)出资开办。为发展工副业项目,冢子村发挥粘土资源优势于1970年建起了砖厂,生产经营30年,因原材料用尽于2000年停产。1983年冢子村在村西建一烧结立窑,利用西岭大量的铝土烧制耐火材料,但因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中途停产,继而改为烧制生石灰。冢子村曾依托槲林煤矿发展个体运输业,拥有大小车辆50余辆。为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创造了条件,但随着槲林煤矿东井停止售煤,运输业经营惨淡,至2002年全村仅有131跃进农柴1辆,出租面包车4辆,拖拉机20台。 冢子村自建村之后非常注重文化教育。民国三年,就有私塾。20世纪20年代村里建有小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时停时续。解放后,小学与羊庄村合办,1962年冢子村开始独立办学。1971年成立初中班,1972年初中与羊庄合并。小学一至五年级在本村,2001年学校合并于槲林小学。冢子村1964年就有毕秀贞考入山东医学院,是本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学生。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至2002年全村共有二十几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有的成为硕士研究生,有的已参加工作。 冢子村由于建村较晚,文艺方面的人才奇缺。1966年0开始后,村里成立了宣传队,排演过现代京剧《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逢年过节、冬闲时节排练演出。宣传队不仅在本村演出,并唱遍四庄,且参加过公社汇演,在四邻八乡叫响。冢子村20世纪50年代就有有线广播。1971年村里有高音喇叭,1979年毕秋德在全村第一个买12寸黑白电视机。截至2002年全村家家户户都买上了电视机,电话入户率达到6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冢子村村民的生活逐渐好转。2001年全村总收入900万元,人均收入3000元,提前步入小康生活。2002年新一届党支部建立后,支部一班人励精图治,团结协作,勇于开拓。冢子村将迎来二次创业的辉煌。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还有1个地名与冢子村同名:山东青岛平度市白沙河街道冢子村

冢子村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