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山东 莱芜 莱城区 张家洼街道 黄梁坡村

黄梁坡村介绍

黄梁坡村位于莱城东北6公里,张家洼办事处驻地东南4公里处。南临辛泰铁路,西至西河崖,北、东两面与马头村为邻,地处丘陵。耕地118亩,152户,456人。 黄梁坡村民国时期属王善保;1941年至1945年10月属博莱县;1948属矿山区;1959年改属矿山公社;1984年属莱城办事处;1985年之后属张家洼镇;2001年后归张家洼街道办事处。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黄梁坡村创造了辉煌业绩。1939年,日本鬼子侵占莱城后,黄梁坡经常遭受到代花园据点敌人的骚扰。村民为保家护院,奋起-,英勇抗敌,率先成立了三官乡第一个农救会,会长王曰友。1942年大动参时,王作生送独子-勤参军参战。四位优秀儿女为国捐躯,血染疆场,许多栋梁之才,奔边疆,下江南,南征北战,作出了较大贡献。他们是黄梁坡村的光荣和骄傲。 1953年成立了以王曰堂、王曰相为首的第一个互助组;1955年18户农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王曰贞为社长,社名利民合作社。1956年春成立了第二个生产合作社,社名“长青”,社长黄庆民。1957年黄梁坡村民全部人社,1957年秋加入高级社;1958年加入王善人民公社,1959年并入矿山公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黄梁坡村百废待举,勤劳善良的黄梁坡人利用紧靠铁路机务段的地理优势,由支部书记王曰绍出面与机务段签定了“卸煤合同”,至今生效。依靠上级扶贫拨给的拖拉机(24马力),第一个耕地用上了机械,并架设照明线路千余米,在梁坡第一个用上了照明电。1985年冬全村男女老少齐参战,在村南修筑小水库一座,100余亩的纯旱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丰产田。在机务段老苹果园被占后,在辛泰铁路线边发展果园60亩,1985年又请专家勘测,寻找水源,投资10万余元,打了一眼深水井,解决了村民吃水难问题。1998年硬化村庄街道3条,总长度900余米。2000年接通了闭路线,以上建设投资全是村里土地被征用的资金。 黄梁坡村民耕作之余,大力开展多种经营,百业并举,发展经济扩大收入。木匠王作秋、朱司公、王德勤、王作富等人专门经营“马扎”,年收入非常可观。瓦匠出身的王作军拥有建筑固定资产百万元。魏佑安、王卫星、-芹、王辉芹买上了“昌河”搞起了出租业,既方便了群众,又有了收入。朱永喜、朱永顺以优质的服务,上乘的货物,开办了小商店,深受群众欢迎。村里拥有小型农机具20多台,男人外出挣钱,女人在家也不闲,“豆腐专业户”已发展到10余家。目前支部一班人大胆设想,在机务段后拿出6亩地,专供村民搞养殖业,中桥以北沿河商贸一条街,已初具规模。准备在村前运煤线南侧,发展商贸住宅楼8户,现8户地基已界定。 黄梁坡村自古以来就有尊老爱幼的习俗。村民王水明,上有90岁祖母、父亲身有残疾、母亲是痴呆,一家人的费用村里一手包了下来,直到王水明的父亲、母亲、祖母相继去世后,村里又为其办了后事,并对这名年仅12岁的孩子承担了全部抚养义务,直至王水明长大成人,能自食其力为止。黄梁坡村及时给60岁以上的老人办理优待证和免费乘车证,并在每年的春节、九九重阳节,村委还带礼品看望老人。 1997年,黄梁坡村投资在村西“大圈地”的地方依坡傍河修建王氏公墓一座,凡村民死后都葬于此,提倡移风易俗丧事简办,这在黄梁坡村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也有利于家族成员之间的团结和睦。 黄梁坡村自明初迁居此地已近700余年,现在,正继往开来,为全面实现小康,书写更美丽的画卷。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黄梁坡村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