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井村介绍
文井村概况 文井村位于尤溪的东南部,距县城63公里,离中仙乡政府34公里,海拔830米。村部东南面与华阳村相邻,西面与长门村接壤,西南面与双溪村毗连,东北面与汤川乡交界,海拔830米。全村由下井门、山美、坑底坂、双坑、文坑洋、彭溪六个自然村组成,有20个村民小组,864户,3033人,土地总面积22320亩,其中林地面积16060亩,耕地面积2302亩。交通较为便捷,每天通往县城的班车有4个班次。 村民以农业为主,兼营木工、砌石、弹棉被、建筑等副业,尤以石匠著称,足迹遍及闽西、闽北以及浙江、江西等邻省诸县。2012年全村社会总产值495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029万元,工业产值19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56元。 距村部8公里有一座库容1030万立米、坝高61.5米的双剑潭水库,开发四级水电站。全村尚有名木古树6株,其中3株秃杉,树龄均在500年以上,胸径为2.5米以上,树高30余米,为国家一级保护古树。 创办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的井门小学,现改为文井小学,是中仙乡最早的一所中心小学,当时中仙乡内及附近村的学生,均到此上学。1978年秋,在文井创办尤溪县文井初级中学,面向长门村、文井村、华阳村、双溪村的学生招生,学生数最多时近700人。 建于元至顺元年(1330年)的彭溪天后宫,至今已有670多年,境优景美,匠艺精湛。建于明嘉靖八年(1529年)的文明桥,与天后宫融为一体,特色独具,是游人赏景观光的好去处。这两处景观,已被尤溪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井村在明洪武初,荐任山东道监察御史的吴谦,任内不畏权势,仗义执言,为民作主。吴谦病卒后,当地-和百姓深为怀念,将其灵牌送进城隍庙时加祭祀,并以诗挽之:“一封朝奏动雷霆,死后精忠贯日明;惟有所昌桥下水,四年鸣咽为先生。”在南明隆武元年,被授为省督粮奉议大夫的吴函耀,因保驾有功,又被授以郊社之礼并赐袍加身。任职期间,他力主扶明抗清。在他保驾南迁时,其弟吴可融(武庠生)仗恃武勇,企图谋反,吴杀之。清初,吴退居故里,办塾馆、兴教育。去世后,省按察照厅批立明宦吴函耀墓碑。解放后,本村大专以上学历的有420多人,博士3人,硕士研究生13人,高级技术职称15人,厅级干部1人,处级干部8人,科级干部4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