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福建 泉州 晋江市 池店镇 潘湖村

潘湖村介绍

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潘湖村以潘氏最早开基于此湖故名,系池店镇第三大村,位于泉州城南十里许剌桐大桥南段福厦公路复线,在狮山南部九十九溪北畔,东与池店村接壤,西与仕春村相连,北与泉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南临九十九溪。潘湖村委会位于池店镇政府驻地东北1.5公里。西南与青阳镇霞浯村(今属西园街道办)交界。潘湖村委会设于金湖学校东侧。宋、元属登瀛里,明、清属三十五都,民国33年(1944年)属梅溪乡春湖保,建国后,1956年属池店区紫湖乡;1959年属苏厝公社;1961年改属池店公社潘湖大队;1984年属池店乡改为潘湖村委会。潘湖村位于福建省泉州晋江市池店镇中部,国道324复线(池紫公路)自村北穿过。村落面积1平方公里,水田2000余亩。村南以沿江于西园霞浯社区为界;北至清蒙开发区,东与池店村交界,西与仕春、茂厝、西园小桥为邻。地势北高南低,以狮山为主的丘陵地带,田地属冲积平原。九十九溪自村南流经。村南水田俗呼“八洋”、“潘湖洋”。潘湖是晋江东北主要产米区。【地名含义】福建省历史文化古村,唐代开闽甲第(榜眼)进士、国子监四门助教欧阳詹诞生于此村,《闽书》载:“潘湖环湖百余里,沿湖而居,唐宋(至明清)时,弦诵相闻,科第不乏,擢第者几三十”。五代福建黄姓第一状元、后唐端明殿掌院学士黄仁颖也诞生于此村。明代曾衍谅重编的《泉郡晋南地名探源》“村落考潘湖”载:“潘湖环湖百余里,在泉郡南门外西南十里许,唐宋时属(晋江县)晋江乡登嬴里辖,明清属三十五都,其村形成于东晋元帝大兴年间。斯时,永嘉之乱,中原板荡,衣冠入闽中沿江河湖海边沿而卜。而最早率先入此垦殖者则是潘姓,故名“潘湖”。后佛教传入别称:浮屠。隋末唐初,江西波阳文士欧阳伯善游学武荣州(古泉州名),泛舟沿江而下,见此间山明水秀,似如鄱阳湖一般佳丽,遂隐于此筑庐而居,初命其地曰:欧宅。及至唐建中间,欧阳氏居者渐繁,而潘姓式微,渐被“鄱湖”所取代。迨贞元八年欧阳伯善六世孙欧阳詹一举首登龙虎榜,开闽中科第先河,继而七世孙欧阳秬亦于开成中荣登进士及第,故村雅称曰“金湖”,而外乡人则唤“欧湖”。迨元天顺元年戊辰春三月,福建莆田军城金墩处士赠徵仕郎黄权(1271-1351年)字本经又字秀卿,号天麟,行千二,年轻饱学,有志尚,因慕名欧阳詹故里“鄱湖”(欧厝)之盛名,遂寄寓于此,越年,-友伐柯为媒,处士黄权适潘湖欧阳仪长女欧阳馥英为夫人,因欧家世代称,其家乏人,即承其物业,籍隶阳图四甲,自此黄氏子孙于此繁衍生息。地名自唐迄清世称潘湖(见欧阳行周文集《与王式书》)。角落有中角、祠堂边、典当、桥头、东库、大宫边、新山、湖口、田洋、新村、过浦、临漳等。金墩潘湖雅称“金湖”。【历史沿革】潘湖村形成于隋末唐初,隶南安县,711年后隶晋江县。宋属晋江县晋江乡登瀛里,元明属晋江县三十五都,清代属晋江县三十五都溪南社,民国三十三年属梅溪乡春湖保,1951年属第四区春湖乡;1952-1955年属第五区春湖乡;1955年属紫湖区;1956年属池店区紫湖乡;1959年属苏厝公社;1961年6月-1988年属池店公社;1984年9月属池店乡;2000年属池店镇。【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1827亩,800户,4000多人。辖祠堂边、湖口、田洋、东库、桥头、典当、临漳等7个自然村(角落)24个村民小组。截止2008年,区域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水田2000余亩,山地800余亩。下有20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3898人人,1100户,旅居海外侨亲有2000多人,外来人口1000多人。为单一姓氏村落,村民姓黄。村有旅外侨胞及三胞数万人,以迁居台湾人数最多,其次为东南亚的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气候与物产经济】围头属亚热带海洋气候,四季不甚明显,主导风向是东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年平均气温20.3摄氏度,降水量1143.3毫米。1996年前,在狮山以南丘陵地多种植龙眼、花生、番薯等;村南洋田多种植水稻、蔬菜、番薯。村南水田俗呼“八洋”、“潘湖洋”。潘湖是晋江东北主要产米区。水田之中河塘纵横分布,河溪池塘之中,主要种植莲藕,淡水鱼。养殖业主要为鸭群、奶牛、淡水养鱼等。【历史人文】潘湖系属唐朝开闽甲第进士国子监四门助教欧阳詹故里,宋末元初,元兵屠城初祖黄权少名亨字本经又字秀卿号天麟元处士赠徵仕郎,于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偕子黄凤少名洲字仕凤号潘山晚号十四致政(官至泉郡蒙古学教授,墓在晋邑廿四都布金院后教授山)由莆阳黄石金墩徙居泉郡城南潘湖配洪氏欧阳氏子三凤公仕龙仕虎。后孙曾雀起明刑部尚书葵峰黄光升,榜眼南京礼部尚书仪庭黄凤翔,清东阁大学士潘湖叟黄锡衮。潘湖是文化名乡,号称“武乡文里”,唐代有闽南历史上首位进士欧阳詹,进士欧阳秬、欧阳澥;宋代有进士欧阳璟等十五人;还有元代知县欧阳至;明代举人学博黄凯、宁波同知黄鹏江;清初洪濑金墩进士黄士藻、举人黄绳武、福州府教授黄寅亮、黄朝珪等。潘湖是台湾黄氏金墩派的祖地,今台湾有数万人;海外侨胞众多,主要分布在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地。【物产经济与交通运输】主产稻谷、兼做蔬菜,村企业以汽配鞋服塑胶为主。村有注塑厂、汽配厂等。交通四通八达,有泉州公交18路车、池店紫帽公交车、泉州刺桐路站至晋江紫帽专线公交车通过此村。国道324复线自村穿过。九十九溪自村南流经,可行船。【名胜古迹】【建筑景观】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潘湖村南加沙“吟啸桥(古称歌啸桥)始为唐日辉禅师所建(欧阳詹少年读书处)、村潘湖宗祠(后殿为欧阳詹故宅即四门府第)规模宏大、蔚然壮观。村东库“潘湖塔”又名“嘉惠塔始建于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秋,为宋崇宁五年进士观文殿大学士詹十世孙欧阳珣所建、村湖口田洋“资福院始建于唐为儒士欧阳韶所建,也是欧阳詹读书处;“仁颖书院(宋初为纪念后唐丁亥科状元端明殿掌院学士黄仁颖所建)、“湖口黄相府”(又名糊口黄卿相第为纪念清圣祖东阁大学士黄锡衮所建)、“田洋开阳公黄氏家庙”、“歇马庙”为纪念明南京右都御史海瑞骑马拜见恩师刑部尚书黄光升题墨宝“歇马庙”而建,逸乐宫(又名道儒释三教宫)为纪念明友竹黄继宗逸乐会所建,狮山岩欧阳詹读书处、狮山头黄仁颖状元墓。主要古迹有资福院、嘉惠塔、鄱湖宗祠、歇马庙等。””””【人文史迹】【古石坊御匾】大学士坊。在晋江潘湖欧厝乡相堂内,是为清康熙东阁大学士(宰相)潘湖人黄锡衮立。榜眼坊尚书坊。在晋江县池店乡潘湖村,该榜眼坊是为潘湖黄氏裔孙明榜眼南京礼部尚书黄凤翔、尚书坊为刑部尚书黄光升而立。尚书允敬承匾。在晋江县潘湖临漳尚书府内。该匾是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为户刑二部尚书潘湖临漳人黄光升立。卿相扬祖武匾。在晋江县潘湖湖口仁颖书院黄相府内。该匾是清圣祖康熙帝玄烨为东阁大学士(宰相)潘湖人黄锡衮立。【渡台概况】明末清初,第一批渡台,时值福建沿海闹饥荒,以黄芳琮、黄钟源为代表的大批潘湖族人,为谋生计,接踵而至,随郑军渡台在淡水艋岬潘湖开发(以祖地命名);第二批渡台,时值施琅挥师入台,招集泉州城南一带沿海灾民,以黄高省、黄光渊为代表的族人移台,在台北龙山寺一带开垦;第三批渡台,时值清廷实行迁界运动,为谋生计,以黄世惠、黄高攀为代表的潘湖族人,先后陆续渡台开发。台湾金墩潘湖(简称金湖)黄氏族人,为敬祖尊宗,特在台北建了一座气势雄伟的“金湖黄氏大宗祠”。迄今为止,在台湾有数万人金湖黄氏宗亲。1、教育:小学1所;幼儿园1所;老人学校1所;文化中心1所;2、卫生:村级卫生所2所;医疗点四处,医务人员7人。3、文艺团体:舞狮队两队;由小学退休教师黄苍青组织腰鼓队、铜钟队舞蹈组,4、曾多次参与镇村组织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得到群众的好评。5、体育场地:灯光球场两处。全村环境卫生的清洁工作全部由老人会承担。分设各角落厕所、定点垃圾存放点,专人清理垃圾。6、宗教信仰以佛、道、儒为主;有数户信奉基督;有晋江市民政局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一处(资福院),常驻出家人3人。7、全村主干道铺设水泥;配备变压器。 还有1个地名与潘湖村同名:安徽宿州市埇桥区永安镇潘湖村

潘湖村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