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山村介绍
大白山村地域广阔,位于东石镇西部,距镇区9公里,达群水库东侧,东靠周坑村,南接坑园,西临许西坑村,北毗苏厝村,是东石镇的边缘山村。辖大白山、曾厝、小白山、下厝许、草洪塘、西行6个自然村,户籍人口约4700人,约1105户,连外来务工人员共近6000人,分19个村民小组。面积3方公里,地2361亩(水田50亩、农地2311亩)。农作物有甘薯、大小麦、花生等。村为“基本实现小康村”。 宋重和二年(1119年),剑州杨时南游于此,见山麓花草芬芳,景色宜人,作诗赞许,诗中有“大白山庄”句。遂命本村名为“大白山”。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杨时之孙杨臣应募而造安平桥,初居安平,后卜居大白山。大白山村名由来另有一说。大白山又号称玉峰,因在村庄的东北方有一座山,叫“石刀山”,主峰由白色半透明的石英石和云母石构成,奇石嶙峋,条条山根裸露,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犹如鱼鳞闪亮发光、白玉吐芳,故称大白山,亦号玉峰。村有玉峰小学。 小白山唐乾元时,李少君卜居此地。后颜氏入居。颜氏富户,田园多播种小麦,麦熟之时,满山麦浪,美不胜收,故称“小麦山”,雅称“小白山”。原住民有李氏、颜氏、黄氏、吴氏、陈氏、曾氏。李氏分居五李,元时“小狗反”四处逃匿;颜氏宋时来居,元明之际多殷富,居涂沙街(许西坑东南),再支分安海西安,与九都瑶前颜氏同祖;黄氏迁居小白山;曾氏、陈氏支分泉州。 曾厝唐代以前曰“珀珊”,后称“乌树里”,宋端拱年间改称“曾厝”,以宋名宦曾公亮的故居而得名。宋代有曾半朝之称,史载,宋代曾氏出了十八名进士,元明时候,曾厝祠堂尚留十八块金匾。此为曾厝之荣耀。村有曾厝小学。 下厝许:本为许西坑许姓四房住居地,因地低洼,故名。 草洪塘:曾氏鲁国,庐陵两望,曾以鲁国和庐陵为繁衍中心,清光绪间分别从曾厝、永宁生边、英林西塔、玉坂等村迁入,村附近有一大池塘,故名。 西行:为东石镇最小村落,仅11户,47人,村名由来无考。 大白山村明、清属九都。民国33年(1944年)属东石镇蓬山保。建国后,1956年属东石区蓬山乡;1961年属东石公社大白山大队;1984年改东石镇大白山村委会。 历史古迹:[杨氏宗祠]杨姓也是一个荣耀古老的姓氏。不过,关于杨姓的来源,历来众说纷纭,有说是因官而得姓的,有说是以地命氏的,很不容易找到头绪。然而,有一个被公认的事实——杨姓-,是周文王的子孙,更是黄帝的后裔。 [曾氏宗祠]依照《姓氏考略》的记载,曾氏有鲁国,庐陵两望,也就是说,这个家望过去是以鲁国和庐陵两处地方为繁衍中心。鲁国,就是山东;庐陵,指的则是现在的江西吉安。曾姓的庐陵一望,始自曾子裔孙避王莽乱渡江居庐陵;易言之,庐陵一望始自东汉之际。目前遍布天下的曾姓人家,如果有族谱的记载可考,当可发现自己的祖先大多是来自过去的鲁国或庐陵。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指导下,村两委团结协调,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大胆开拓进取,创新工作思路,带领全村近6000人满腔热情地搞经济、建文明,大胆向陈旧的思想观念挑战,从而扎实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99年开始实行“禁普”活动以来,全村移风易俗树新风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