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甘肃省 天水 甘谷县 甘谷香包

甘谷香包介绍

又称香袋、香囊、荷包,古称“容臭”。据说此俗来自对屈原的纪念。屈原因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故喜佩香草之类植物以示其志,人多慕其志改佩“容臭”以念。后经发展变化,年轻人将其作为情人的互赠信物,也可佩在身上作为“压邪”之物,挂于床头作为吉祥装饰之物。 甘谷香包,色泽艳秀,风格独特,内填香草,用绸缎包裹,再在其上绣以各种锦文图案,缝、绣、绘各工艺十分精细,既可驱虫防蚊,又可做为礼赠饰品。甘谷香包种类繁多,题材丰富,有玉兔拜月、葫芦剑、如意袋、鸡心袋、绣球袋、蟾蜍袋、蝎子袋、蜈蚣袋、鸳鸯袋、桃形袋、荷花袋等,最具代表性的是传统型十二生肖香包,做工精巧,夸张传神,古朴稚趣。香包在有意无意间保留了许多传统文化的信息,既是一种静态的工艺品,又是一种活态的文化遗存。甘谷香包有的用钩针扎制,清新素雅,富有时代特色。甘谷木雕

甘谷县周边特产

甘谷夯歌
甘谷夯歌

“打夯号子”,属劝力即兴山歌,其起源甚早。《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yehu),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多见于建筑屋基打夯,也可用于挽车上坡、挽舟上水等情势下。号子节奏... [全部]

甘谷高台
甘谷高台

高台。又称高杆戏。源于宋,来自于军队庆祝胜利时抛人于空中的娱乐形式,后传入民间。甘谷的高台由山西、河南等外地客商引入,最初落户于安远、磐安、距今有一百余年。高台表演内容以古典小说、传统剧、新编历史剧... [全部]

甘谷社火
甘谷社火

社火,俗称“秧歌”,是民间各种歌舞形式的总称,广泛流行于全县各地。主要以打击乐或民间小乐队伴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大头娃娃、高台等。甘谷秧歌多取材于古代神... [全部]

甘谷戏曲
甘谷戏曲

甘谷民间有传统赛社、赛会活动,赛社、赛会在民间称“唱戏”。早在元、明时期,甘谷民间秧歌、社火、戏剧演唱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已开展起来,这主要表现在庙宇和戏楼的修建上。据史料分析,明末清初甘谷就有戏曲... [全部]

甘谷脸谱
甘谷脸谱

脸谱是指戏曲中某些角色(多为净角)脸上画的各种图案。脸谱源于面具,其渊源可追溯到六世纪的北齐。据《旧唐书·音乐志》及唐段安节所撰《乐府杂录》载:北齐兰陵王高长恭形貌美丽而勇武,自觉不能使敌人畏惧,故...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