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马介绍
【渤海马】 系由垦利县耐粗饲、易1的本地马为母本,以体尺较高大的轻型苏高血、重型阿 尔登为父本,经过20多年的培育、杂交而成的挽乘兼用型马种。现主要分布于广饶、垦利、沾化、利 津、无棣、东营区、寿光和莱州、蓬莱等地。 渤海马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其头颈清秀,眼大有神,颈长适中,颈肩结合良好,背腰平直,躯 干粗壮,四肢干燥,尻部发育较好,蹄质坚实,性情温驯。公马气质活泼而有悍威,毛色以骝、栗为 主。 渤海马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繁殖性能好,遗传性较稳定。据1980年对283匹1~5岁渤海马的测定, 1岁龄公马体高133.6厘米,体长127厘米,胸围144厘米,管围19.2厘米,体重292.6公斤。5岁以后生长 发育基本停止。性成熟年龄一般在1~1.5岁,种用年龄在2.5~3岁。母马产后发情间隔时间平均为13.5 天,发情周期为23.5天,发情持续期平均为8.7天,妊娠期一般为330天,一匹母马终生可产驹8~12匹。 渤海马,力速兼备,既适应农区作业,也适于长途挽拽、运输和驮乘。在挽力相当于马重14%的 条件下,两马拉胶1车,在中等路上载重3000~3500公斤,日行80~100公里。轻型马1000米袭步20 秒;重型马拉双铧犁耕地,8小时可耕15~17亩。 由于渤海马持久跋涉能力强,已成为济南军区军马场培育战马的主要品种之一。1976年,军马场 向军队提供战马1000余匹,渤海军马还参加了大型战斗故事片《南征北战》的拍摄。在拍摄训练中, 战绩辉煌,被1授予“渤海骏骑”匾额。其中“军字0012号”马,在演出中滚、卧、爬、跑非 常出色,被誉为“渤海千里马”。1987年,济南军区军马场存养渤海马不足1500匹,渐有下降趋势。 渤海马的优良性能,使人们以得到一头正宗渤海马为幸事,仅1985年11月历时6天的渤海马交易会, 来自东营市各县区和潍坊、惠民、淄博等地市的渤海马,多达11800匹,成交额达560多万元。 1987年,垦利县有渤海马4126匹,占全县马匹总数的85%。东营区六户一带饲养渤海马2700匹。 黄河入海口毛蟹
垦利县周边特产
-
-
渤海马
【渤海马】 系由垦利县耐粗饲、易1的本地马为母本,以体尺较高大的轻型苏高血、重型阿 尔登为父本,经过20多年的培育、杂交而成的挽乘兼用型马种。现主要分布于广饶、垦利、沾化、利 津、无棣、东营区、寿光... [全部]
-
-
黄河入海口毛蟹
黄河入海口毛蟹 黄河入海口毛蟹是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和清新的黄河水源,采取生物防病措施,使用自育优质蟹苗和绿色饲料养殖的,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特有的水产品,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全部]
-
-
黄河入海口大米
黄河入海口大米 因生长期长(160--180天)、气候条件特殊,加上选用优质粳米品种和使用黄河水灌溉,形成了黄河入海口大米独特的品质:垩白小,米粒饱满晶莹,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支连淀粉含量高。...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