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党参介绍
党参为多年生草木植物,花黄绿色,结蒴果,成熟时黄褐色,根入中药,有补气生津作用。甘谷党参属于西党防党,品质优良成书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的巩建丰《伏羌县志》中有党参的记载。 甘谷是甘肃白条党参的重点生产地,也是当归、红芪、黄芪等大宗中药材的集散地之一。甘谷党参具有皮白、肉细、含糖高、纤维小等特点,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生津益肺之功效,已列为国内党参系列最佳品,深受国内外特别是东南亚及港澳地区客商的青睐。 党参在甘谷大面积种植在1973年以后,产地主要为谢家湾、礼辛、大石、安远、八里湾、金山、西坪等乡镇,而尤以金山居多,南部浅山区原金川、金坪等地亦有。党参在中医处方中最为常用,需要量极大。党参是农民群众增加收入的主要项目之一,也是县内主要出口创汇产品之一。甘谷月季
甘谷县周边特产
-
-
甘谷夯歌
“打夯号子”,属劝力即兴山歌,其起源甚早。《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yehu),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多见于建筑屋基打夯,也可用于挽车上坡、挽舟上水等情势下。号子节奏... [全部]
-
-
甘谷高台
高台。又称高杆戏。源于宋,来自于军队庆祝胜利时抛人于空中的娱乐形式,后传入民间。甘谷的高台由山西、河南等外地客商引入,最初落户于安远、磐安、距今有一百余年。高台表演内容以古典小说、传统剧、新编历史剧... [全部]
-
-
甘谷社火
社火,俗称“秧歌”,是民间各种歌舞形式的总称,广泛流行于全县各地。主要以打击乐或民间小乐队伴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大头娃娃、高台等。甘谷秧歌多取材于古代神...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