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山东 莱芜 钢城区 颜庄镇 北下冶村

北下冶村介绍

北下冶村位于莱城东南12公里、颜庄镇北3公里处。东邻新汶矿业集团潘西煤矿,西临汶河及205国道,南接莲花池村,北靠莱城区辛庄镇墨埠村。全村现有372户,1116口人,耕地412亩。 据村碑记载,北下冶村由元朝文宗年间建村。因址在汶河北岸,村旁有古冶铜炉遗址,故名北下冶。村中大部分村民是明朝洪武年间由-大槐树或冀州枣强迁入,黄、王、李、段4姓居多。村中刘姓是老户人家。村民不分宗族、贫富,世代和睦相处。 该村历经沿革,始终隶属今颜庄镇。 北下冶村人,一向重视教育。1929年即建立私塾一处;1958年村里重建起村小学一处;1969年建起北下冶村联中。村人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学生学习认真,成绩显著。1960年黄振孝考上煤炭学院,这是村中的第一名大学生。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2001年,村里共考取了40名大中专学生,其中有3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村人段伦超考进莱阳农学院,这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名大学生。 北下冶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30年,土匪横行乡里,祸患无穷。村民成立红旗会,与土匪斗争。有一次土匪刘黑七的部下,住进了附近的下河沟村。该村会员和其他村的会员联合在一起,用大刀、长矛,终于把土匪打垮。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男劳力为子弟兵抬担架、运给养,妇女们碾军粮、做军鞋,村民们纷纷送子、送夫参军。1946年“大动参”时,村内先后有19名青壮年参军。他们跟随部队南征北战,为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的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小小的北下冶村就有6位烈士。解放后,北下冶村人紧跟党走,大力支援国家的水力建设,对东平湖的治理,杨家横、雪野、葫芦山、乔店、黄崖等水库的建设,村里都派出了大批精壮劳力前去参战。 北下冶村人勤劳智慧。在旧社会,为了求生,他们练就了各种谋生的本领。村人段振吉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学会了说、学、逗、唱的高超技艺。他表演的评书,不用任何道具,仅凭口演,就把故事讲得活龙活现,深受人们的欢迎。他活动的足迹,遍布山东各地,甚至长江以南。旧时,他们车推肩挑着蔬菜,北上博山、南到新泰、东到沂源去卖。村民们起五更睡半夜,终日奔波,备尝艰辛,即使这样也难以填饱肚子。 解放后,北下冶村人才真正开始过上好日子。人们战天斗地,决心改变村里一穷二白的面貌。1965年村党支部带领全体村民,截河引水,使水浇地面积达到50%以上。1968年在莱钢帮助下,修建扬水站一座,扬程7米,修水渠200米,扩大水浇地面积30%,使全村水浇地面积达80%以上。北下冶村人多地少,加上修建铁路,建火车站,占地200多亩,可耕地所剩无几。从1969年开始,他们搬运土方,垫地整地,到1970年结束,共运土方8.6万立方米,把沿河岸的不毛之地改造成粮田,扩大粮田面积100多亩。 1960年辛大铁路经过该村,并在附近建起火车站。村民以建路为契机,发展运输业,村内经济飞速发展,成为莱芜有名的运输专业村。当时全村拥有上海50拖拉机30多辆,24马力拖拉机120多辆,汽车3辆,这在当时莱芜的农村是不多见的。 1970年为了改变村庄的布局,以防水患,村党支部决定从西部搬迁100多户,到较高的地方建房居住,腾出耕地百余亩,经平整建成了稳定高产的粮田。为了遏制夏季河水泛滥时的危害,确保沿岸农田的丰收,1976年开始动工修建北下冶汶河石岸,到1979年完成。石岸全长1000米,高2.5米,用石料3万多方。1992年修柏油马路500米。1993年在转山子建大水塔一个,容量100立方米,村民吃上了自来水。村里还利用建车站时取土挖下的土坑,经修整改成30亩地的鱼塘一处。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村中发展桑田80亩,经济田35亩。北下冶村贸、工、农、林果全面发展,人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如今,家家有电话、电视机等家用电器。手里有钱,囤里有粮,北下冶人真的过上了富裕美好的日子。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北下冶村特产列表